<!--go-->
酒泉龐淯之母,趙姓之女,字娥。父被同縣人所殺,而趙娥的三個兄弟,當時都病死了,仇人於是喜而自賀,以為不會有人報仇了。
趙娥暗地極為憤慨,於是偷偷地準備刀兵,常常坐帷車以等候仇家,十多年不能下手。
後來相遇在都亭,便刺殺了仇人,於是到縣裡自首。口中說:“父仇已報,請求刑戮。”
祿長尹嘉認為趙娥很有義氣,便解下印綬想和她一起逃走。
趙娥不肯離去,說道:“怨恨塞心,以致身死,是妾之名分;結罪審理案件,是你的常理。怎敢苟且偷生,來枉公法。”
後來遇赦得免於死罪。
州郡表彰她所在的閭里。
太常張奐嘉獎嘆息,用束帛之禮待她。
…………
沛縣劉長卿之妻,同郡桓鸞之女。生一個男孩,剛五歲,而長卿死去,妻子防遠嫌疑,不肯回孃家。
兒子到十五歲,又夭折了。
妻考慮不免要再嫁,於是預先刑其耳以示決心。
同宗婦女都同情她,都說:“你家沒有別的意思,假使有,還可透過姑妹來表白誠心,何必貴義輕身這般厲害呢!”
答道,“從前我先君五更,學問為儒者所宗,尊貴到做了帝師。五更以來,歷代不廢,男的因忠孝顯著,女的因貞順著稱。《詩經》說:‘無忝爾祖,聿厥德。’(譯:不要辱沒你的祖先,要修養你的品德。)因此預先自己刑翦,來表明我的心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