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79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是在中東地區,和現在的一粒粒鼓鼓囊囊的麥穗不同,最早的小麥只有一粒,後來在變遷中遇到了一種牧草,二者恰巧花期接近,又遇到了同一只授粉植物,便因為發生了一次天然的遠緣雜交,產量翻倍,變成了二粒小麥。

二粒小麥在當地住下,和牧草互相影響,漸漸地麥穗變得越來越多。

也就是說,小麥純天然便是雜交品種。

而這一技術後來被用到了小麥的抗病性上,夏安然在種下小麥之前花費了很多功夫來預防小麥的疾病,他也的確很幸運的在小麥的生長過程中並未遇到大規模的細菌病。但是新中國遇到過許多次小麥大規模的細菌病爆發。

正是一位叫做李振聲的科學家攻克了名為“小麥癌症”的條鏽病,他花了二十多年培育出的新品種成為了現代小麥的母本。之後的小麥雜交和培育有許多都用了這份母本。

他是以農學家身份拿到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科研工作者,另一位正是袁隆平。

除了他們外,還有一個叫做李登海的農民發明家,自他手中培育出了雜交玉米。

而正是這幾乎在同一時間段出現的三位農學家,華夏才能有如天佑般平穩順利得發展,擺脫了進口糧食這一桎梏。

他們共享南袁北李的稱號,堪稱國士無雙。

1995年的時候,一個叫做萊布斯·布朗的作家以日韓農業發展為模板,參考50年代至95年中國的農業發展資料,寫成書聲稱,中國在2030年的時候會遇到產能不足需要世界支援糧食的窘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