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十七章 科道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六月的南京,因杜牧《泊秦淮》而盛名傳於天下的秦淮河上,細雨正如絲。這細雨在河中擊碎槳聲燈影,卻只能淋在花船上文人騷客的筆端,更澆不滅這風華煙月、金粉薈萃的六朝風流。

琴聲淙淙,吳儂聲軟,餘懋學已在畫舫上微醉。同桌上的姚弘謨把玩著酒杯,在風塵粉黛環繞中笑道:“行之好文章!老夫把玩揣摩,如飲烈酒,如聽大江東去詞,擊節暢懷!”說完,對旁邊的錄事道:“拿大觥來,老夫今夜興盡方罷。”

餘懋學字行之,婺源人。隆慶二年進士,此際三十一歲。本為官場新嫩,但大明官場並不一定以資歷和品級論英雄。

姚弘謨以四品之尊,與餘懋學等七品給事中和御史同席飲酒,呼朋引伴,在大明為常態。

成祖以後,明代六科的人員選拔,用“行取”之法。昔日進士榜上學渣,不能留京為翰林、京官的,還有一條通天大道,即“蘭臺捷徑”。

“國家定製,必選部寺之英,郡縣之良,老成練達,力有擔當者始授。”當初外放郡縣的二甲開外進士,有了工作經驗後,一旦被選為科道官,“俟有勞績,兩轉而擢京堂,不期月而簡開府,年例則一歲而轉方面,誠重之也。”雖然比不得翰林的天花板在內閣,但尚書有望。

且太祖用“科道官”,宗旨為“以小制大”,他們手中的監察大權,超過都察院的御史,職掌“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天下萬事給事中都能管一管,權力大的沒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