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520章 胡適談五四運動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很少有哪場歷史事件,像1919年的“五四”運動那樣,將歷史如此清晰明澈地劃為兩個時代,它既是一個嶄新時代的開端,也是一個沒落時代的終局。它蘊藏的巨大力量不僅深刻地改變了這個國家的命運,更衝擊了人們的心靈,以高聲的吶喊讓人們向過去告別,又以萬丈激情將人們帶向新的未來。它更給人以一種積極的信心,讓人們相信新的、幾乎觸手可及的光明未來正在前方等待著這個國家的人們。

幾乎這個社會的各個階層都參與到這場為國家命運尋求答案的運動中。從公共知識界和學界,到工商界,再到工人。運動中的每一個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這個國家中的一員,個體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對國家命運的共同關切也將每一個個人聯絡在一起。

1919年底,身在歷史現場的胡適在當時就意識到了五四運動在未來中國歷史中的地位。他用英文撰寫的《中國知識分子在1919年》,是比較早向西方世界宣傳五四運動在中國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地位的重要文獻。

在胡適看來,狹義的五四運動導致的一個最重要的影響就是推動了白話文運動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在這篇英文文章中,他寫道:“1918年,幾乎只有《新青年》一家在為新文學和新思想運動而搖旗吶喊;1919年6月剛過,全國各地眾多期刊如雨後春筍紛紛湧出。這些刊物的主編,基本上都是些受新思想影響的青年學生;它們仿效我們8月份被北洋政府封禁的《每週評論》,多為週刊,並且幾乎都是用白話文寫成。據估計,這樣的期刊目前已逾四百種,而據上海的《星期評論》報道,僅在江蘇、浙江兩省,新期刊就超過兩百種;在湖南長沙,曾經有十種思想激進、敢於說話的週刊,它們同樣處在張敬堯將軍的軍事統治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