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2246節 趙佶的前生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沈約提及入定倒是駕輕就熟。

修行在於改正行為,改正行為就需靜思行為的意義,要靜思行為的意義,就要有足夠的精力。

有人說成名要趁早,可修行其實更是要趁早,修行本是清醒、嚮往清醒的舉動,既然如此,就需要十足的精力。若等精力衰退,再想著證悟常人無法企及的頂峰,又如何能夠做到?

足夠的精力如何獲得?自然是養精蓄銳。

年輕人精力充沛,遠比年長者適合修行。鳩摩羅什七歲從母出家,這才證得無上妙法,傳承經文妙意,沈約更是自幼修行,這才念念皆清。年長倒不用頹廢,當下改正,總比死不悔改要強上許多,若有恆心,慢慢靜養,合乎“自然之道靜,而天地萬物生”的道理,一樣能有所成。

常說禪定分四禪八定,是說入定有八個層次,第八層自然比第一層禪定要高明,但能入禪定一層都算不易,有人終生坐禪,卻連禪定層次都不清楚,如何入定更是一頭霧水,入到哪層更是稀裡糊塗,如此修行反增痴昧,又有何益?

沈約卻清楚知道禪定層次境況,提出入定關鍵兩點——心無外縈內纏,就算入定。

趙佶聽沈約提醒,思索片刻後才道,“那一刻,我的確忘記所在,同時沒有什麼念頭,進一種心安境界,住於光明之中,甚至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

望到沈約微有訝異的神色,趙佶不由道,“沈先生,我沒做錯什麼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