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做為國際金融中心,如今的香江銀行數量堪稱多如過江之鯽,分為英資銀行、美資銀行、日資銀行、歐資銀行、中資銀行、華資銀行,以及類別名目更多繁雜的其它銀行,而在不少人的印象裡,恆盛銀行屬於根正苗紅的香江華資銀行。
但嚴格來講,未必如此,早在一九六零年代香江銀行業危機裡,無力應對擠兌浪潮的恆盛銀行,已經把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權,出售給了惠豐銀行,以謀求大樹底下好乘涼地保平安;稍後,惠豐銀行又把對恆盛銀行的控股權提高到了百分之六十多。
之所以恆盛銀行還給不少人以香江華資銀行的印象,那是因為得了便宜的惠豐銀行高管層非常精明,想讓恆盛銀行為自己最大化地賺錢,那就得在一定程度上尊重香江華資圈子的遊戲規則,於是基本沒動恆盛銀行的管理層,只是派了董事坐鎮,反正恆盛銀行的華資管理層,翻不起什麼浪花了。
在這種情況下,恆盛銀行是否擁護香江金融管理局總裁高爵士推出的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機制,可謂關乎重大策略,恆盛銀行自然無法自己做主,要在惠豐銀行後面亦步亦趨了,倒也不至於遭遇冷嘲熱諷。
像熱火朝天的媒體報道,就只盯著惠豐銀行最終會如何決定。
毫不誇張地講,媒體無論褒貶,都在心裡對高爵士愛死了,看看人家,那真是天天賞飯吃,勁爆的素材就沒斷過,這個情形有點像“老劇本”裡川建國坐上米帝總統寶座後,儘管媒體反應不一,但像蒼蠅一樣緊緊地圍著他轉的模樣,完全相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