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任何事務的變革,都伴隨著利弊,都該從正反兩面看待,在變革當下,也是隨時局發展而具備其必要性的。若不以現實條件,不顧客觀規律,靠著帝王抑或當權者拍拍腦袋決策,一意孤行,那就不是變革,而是禍國殃民的瞎折騰。
大漢朝廷或者說劉皇帝決定對兵制改革,自然也不是受了幾道諫章,聽了一些進言,便腦熱心動,拍板決策。
在前面,已經有幾年的醞釀,也經過多方的調查與綜合考量,方才定論。財政面臨的壓力,也屬於客觀情況,是現實需要。
當然,並不是大漢的財政真的出了什麼問題,以當下兩稅、商稅及鹽鐵茶棉等稅收大項的收入,是足以維持國家軍事行政的正常運轉的,十年當可無虞。
趙普等大臣所考慮的,也不是要打壓軍隊,也不認為朝廷的財政真就到了不裁軍就會崩潰的地步。
國防鞏固,邊境維護,軍隊建設,這些涉及到國家安全與政權穩固的大事,其重要性他們也同樣明白,只是覺得在和平年代,以那般高昂的代價維持著那般龐大的軍隊,確實沒有必要,軍費的開支是可以也應該得到限制的,至少該限制到一個健康的水平下。
劉皇帝這些年在維護漢統,在治國理政上,也是在不斷調整,更加務實,更加看中當下。但是這不意味著他就完全喪失了遠見,不再具備預見性。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