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令脫脫意想不到的是,在他將平定河南紅巾之亂的希望放在也先帖木兒身上的同時,蘄州路附近的有志之士也開始蠢蠢欲動。
與湖廣行省蘄州路相鄰的西邊是隸屬於河南江北行省的沔陽府。
沔陽當地有很多漁戶人家,世代以捕魚為生,平日裡吃喝住宿盡在船上。
其中一戶人家姓陳,家主名叫陳普才,生有五子,分別叫陳友當、陳友直、陳友諒、陳友貴、陳友仁。
陳家原本姓謝,蓋因陳普才之父謝千一入贅陳家,遂改其姓。
陳家父子若盡為漁戶,倒也可以勉強度日,但無奈漁戶的身份實在卑微,大兒子和二兒子還算聽話,打小跟著父親幹活。
老三陳友諒卻始終不願意一直做個被人瞧不起的漁戶,總帶著兩個弟弟想方設法的讀書識字,想著要是能到縣裡的衙門討個差事,便不用再每日低著頭做人。
陳友諒出生時,兩位兄長便已跟著父親打漁,家境寒酸但也沒有餓過肚子,陳普才甚至還送他到私塾讀過書,陳友諒也因此略通文義。
陳友諒打小便對低等漁戶的身份深惡痛絕,是因為村民們平常日都不與自己這樣的漁戶打交道,每當走進村縣裡,村民們都會捂著口鼻,厭惡自己身上的魚腥味。
陳友諒想著等以後至少也要擺脫這惹人生厭的漁戶身份,便在閒暇時練習武藝,讀書認字,逐漸在附近小有聲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