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20章 破陣子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歷史上李清照曾評論這個時代的幾大詞家:“歐、晏、蘇不協音律,柳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晏叔原苦無鋪敘。筆~趣~閣www.biquge.”

這裡面蘇軾有些冤枉,他是懂音律的,只是視詞為詩,不願意因為要協音律而損害了詞意和韻味。也正是從他起,豪放詞自成一派,而且把柳永開創的不上臺面的慢詞也雅化了。從蘇軾起,宋詞才算能跟唐詩比肩,自成格局。

被李清照譏嘲不協音律的幾家,其實詞裡都很明顯地含有詩的特徵,唱起來頗有些困難。詞要演唱,不僅是要合平仄符合韻腳,詞的用字和意思也要跟音律合拍,不然歌妓把調唱出來了,詞意就不顯。詞意全了,調又不對。

晏殊的小令最有這個特點,格律工整,像律詩一樣嚴謹。但普通的青樓歌妓理解意思就已經不容易,再想唱好基本不可能。反倒是精通音律的柳三變,對於格律就不怎麼在意。同一個詞牌,柳三變的詞字數不一,平仄不同,韻也多變,跟後世印象裡的詞格律森嚴完全不是一回事。就在於他知道怎麼唱,是按照唱來作詞的,格律對他只是個參照,並沒有那種拘束的感覺。

另一個通音律的張先,詞也有這個特點,作出的詞經常跟通常的詞牌字數和平仄都不合,但卻不影響演唱。只是他用語較雅,所寫也很少涉及男女之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