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十五章 後會有期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李儒表現的很輕鬆,一副心有成竹的樣子。筆、趣、閣www。海棠搜書。

董卓卻是一頭霧水,完全不理解李儒為何如此說,看樣子似乎袁紹出走還是好事?

李儒解釋道:“此非袁紹不願爾,乃袁家不和而已,明公可遣人再問袁隗,大事可成。袁紹懸節而無印,可見眷戀官位,許些好處,自然不足為慮。”

古代官員節、綬合一,節是代表官員的身份以及出行時彰顯特權的標識,印綬則是釋出命令列文所用,而袁紹只將自己的節杖懸掛於城門之上,卻沒有留下印綬,說明袁紹內心對官職還是非常捨不得的,既然如此,那麼袁紹懸節辭官出城就只能是一種展示態度的方式而已。

袁紹想展示什麼態度?

想想之前袁紹的話語,自然是反對董卓廢帝的態度。

李儒結合這些情況,一下就由此推論出袁家袁隗實際上對廢帝沒什麼太大的意見,袁家沒有意見了自然廢帝這個事情就算板上釘釘了。

因為如果袁隗反對廢帝,那麼袁紹和袁隗的意見統一,就可以父子一起展開反對董卓的行動,何必讓袁紹出逃並且還失去了對西園八校尉中軍的控制權?

正是因對袁紹的這種表現出來的只掛了節卻留著印綬,辭官又辭不乾淨的矛盾行為,才說明了袁隗同意或者說是默許廢帝的,而袁紹意見和袁隗相左,所以既不容於袁家,也不容於董卓的袁紹,唯一途徑便只有出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