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6

熱門小說推薦

原。”

南諳轉過頭,衝她笑笑,上回見還是宣紙鋪子門前借傘,知她是個心善的。

只因這世的時間線遠未至此,許多事情尚未發生,王夫人不知道她倆間的小插曲,看到南諳對自己笑,像個單純的小妹妹,便也和藹地衝她一抿嘴。

“可不是麼,妾身當年也是有了娃以後才注意這些,男孩兒麼,未來總要出仕,當孃的也就跟著上心了。”一個又道。

“顧家媳婦還不趕緊生一個!生一個,就長大了~”這下,大家都笑了起來,氣氛也不復緊張。

皇后看著人群中跪著的南諳,不由想起句戲文:好個殺生場,如今看她話家常。頓覺意興闌珊。

事已至此,不再多說,忽然又想起什麼,無意瞥到她頭上的碧玉釵,還是將話嚥了回去,揚手讓她平身。

==

夜幕十分,禮樂響起,伴著擂鼓陣陣,賓客入席,男賓居左,女賓居右,每人面前一個獨立的矮桌,已了上好酒,就等開宴上菜。

預熱的歌舞已經開始,舞姬身姿曼妙,在場地中央旋轉著,羅裙輕揚,露出姑娘們一截兒白如霜雪的腳腕,南諳不禁看呆了。

一曲畢,舞姬退場,南諳與顧之深相對而坐,眼神相遇,快速錯開。

她尚沉浸在上一刻的美好中,注意力追著姑娘們走的方向,意猶未盡。顧之深蹙眉搖頭,這是在看美女嗎?出息。

南諳終於轉過身,看向顧之深,他的表情未來得及收斂。只一小會兒,她就解讀出他神色裡的嘲諷,立刻橫眉冷對地瞪過去。

他一怔,心思被撞破,所幸不加掩飾,聳肩,對著她左右人努嘴,又看向她,搖頭。言外之意:瞧人家,再看看你,成何體統。

南諳破罐子破摔,學他樣子,朝他嘆口氣,搖頭,又托腮欣賞起琴師:這小哥哥帥的嘞~

顧之深沉著臉,暗叫幼稚,卻忍不住看了琴師一眼,也就一般般吧。

這時皇上扶著太后來了,眾人收回心思,歸位,行禮。

皇帝舉杯:“兒臣恭祝母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太后開懷一笑,朗聲道:“唯盼大漢江山永固。”

二人對話,就像是故事開始的儀式,話音剛落,文武百官此起彼伏的祝壽聲傳來,太后在眾人面前飲盡杯中酒。能看出,年輕時她也是個豁達豪放的女子。

接下來是太子行禮,懷王、燕王、廣陵王、昌邑王緊隨其後。

太后看著一排眉清目秀的孫兒甚是欣喜,每人分了個厚厚的紅包。

昌邑王年紀最小,年僅六歲,起身時跟不上哥哥們的步伐,踉蹌一下險些跌倒,廣陵王先一步扶住。

劉髆頓時咧來小嘴,奶聲奶氣道:“謝謝四哥。”

劉胥回他以寵溺微笑,眾人滿意點頭。

看在別人眼中,這是皇室中難能可貴的的兄弟情誼,卻沒人發現,劉胥落座後拿帕子反覆地擦拭著手,彷彿剛才碰了很髒的東西一樣。

作者有話要說:

文案裡提了,故事背景是漢朝,但當成架空寫的,所以細節切莫糾結。

危機

劉胥是元狩帝第四個兒子,與燕王劉旦系同母所出,都是李姬。

李姬生的不美,出身低賤,在後宮算不得受寵,卻陰差陽錯,成了生育最多的妃子。卑微而佔盡優勢,難免被其他女人當成眼中釘,明裡暗裡被人下絆,三十歲那年,死於非命。

放眼整個後宮,哪位背後沒有鼎盛家族支撐,皇帝想了想,犯不著為個不太在乎的死人得罪活著的,針對李姬之死的追查也就作罷。

然而誰也想不到,這默默無聞的女人生下的兒子,十幾年後卻是皇帝最寵的。

劉胥尚在襁褓時,元狩帝就允諾,將最富庶的廣陵國給他做封地。劉胥十二歲,遠赴封國,然而一年中皇帝總得找藉口讓他回京兩三次,到底是不捨得。

甚至有人揣測,早晚有一天,皇帝會廢了太子,改立劉胥。

今天,可算看到傳說裡的人物了。

只見廣陵王二十來歲年紀,言談舉止成熟穩重,對上前敬酒的人,不問職位高低,善意一笑,笑著時,像冬日正午的陽光,抬眸時,又英氣四射,但絕無侵略性。

真是個妙人,難怪老爺子稀罕。

陽石公主大概自幼就是個顏控,難得見一回好看的哥哥,張開雙臂向劉胥撲來,臨近了卻被他身旁侍從擋了一下,她看一眼侍從的絡腮鬍子,怯怯退開了。

劉胥壓低聲音,衝侍從使了個眼色,這是在京城。

半刻功夫,侍從瞭解,從桌上抓了顆櫻桃,遞給小丫頭。陽石公主仍不敢上前,劉胥對她道:“吃吧。”姑娘才拿著投餵,飛也似地跑開。

抬起頭,正對上南諳的眼睛,純淨似水,一如昨日。

平靜對視半晌,劉胥先點點頭,當打招呼,不帶任何感情。

南諳沒回應,錯開眼,又去看其他人。

因為相同的事情,前世發生過一次,她不太在意接下來的環節,集中精神尋找顧坦之,得抓緊提醒他才是。

很快,鎖定目標,安平王身後,正用筷子尖兒挑雞皮。

“過來。”南諳衝巧慧勾手。

巧慧附耳:“少夫人怎麼了?”

“可看得見老爺?”

順著她手指方向:“看見了。”

“把這個給他,”南諳把早寫好的紙團兒拿出來,“別被人發現了。”

巧慧比了個放心的手勢:“好嘞。”

不一會兒,人回來了:“少夫人,成了。”

南諳追問:“老爺看了嗎?”

“不知道呀,給了就回來了,用我再去知會一聲麼。”

“先別動!”南諳看到太后要說話了,“再找機會吧。”

太后中氣很足,聲音渾厚,說給皇帝的,卻是有意讓在座的都聽見:“皇帝可知,本宮今日為何這麼開心。”

元狩帝笑道:“自然是兒孫滿堂,為您慶壽。”

“錯。”

皇帝絲毫不意外,就當拋磚引玉了。

“是因為,我看到你們都平平安安在我面前了。”

太后看著眾人,又道:“老身雖已年邁,但國家大事,日日掛心,知道三月前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