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217:灞水之戰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從來只有情難盡,何事名為情盡橋,自此改名為折柳,任它離恨一條條。”

灞橋折柳,千年傳唱。

實在是因為灞橋對關中人來說,太重要。

如果長安是關中之心臟,那麼灞橋就是長安的心脈搭橋。

“惟於灞,惟灞於源,當秦地之衝口,束東衢之走轅,拖偃蹇以橫曳,若長虹之未翻……”這是王昌齡在其《灞橋賦》中開篇。

長安以東,各條主支交通幹線都要在此匯聚,若是被秦軍扼住此橋,那麼宋軍的最後一口氣也就被扼住了,秦軍二萬五千眾氣勢洶洶的自藍田北上,宋軍又怎可令其得逞。

長安城外最早佈防時就有兩寨設立,一為城東灞上,二為城西南細柳,聞秦軍至,灞上守軍嚴陣以待,城中捧日鐵騎洶洶而出,擬行攔腰截殺之策,又有細柳營中守軍繞到秦軍後方,準備來個兜底包抄。

秦軍的應對之策十分簡單,步抗騎,騎克步。

二萬大軍背水結陣,輜重大車首尾相接,鐵環相連,呈扇形圈於陣外,十分厚實,再加上犬牙交錯的拒槍,一段段亂七八糟丟放的鐵絲圈,以及迅速挖成的兩道濠溝,就形成了攻守兼備的大陣,十分厚實。

秦越也算是老行伍出身,但他自虎牙軍成建起,就長期負責內務,少有衝鋒陷陣,所以在戰陣上,論臨陣指揮,現在連趙山豹都不如,更別說和木雲向訓比了。

可他是穿越者,有著其它人都沒有的先進意識,所以輜重營、工兵營的王牌技工比黑虎騎的軍餉還來的高,重賞之下有勇夫,再加上他時不時到現場稍加點撥,用他見過的“豬跑”樣子給技工們開竅,各項發明接二連三的創新,在軍械的發展上,已經甩開宋軍三條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