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
而國家和朝代也有它的性格。
不論漢唐,還是魏晉,這種性格都存在。
大理,是個神奇的國度。
歷史上,它偏安一隅,享受了整整三百多年的國祚,與中原宋朝幾乎是井水不犯河水。
宋是畏懼,怕再蹈前唐覆轍,在十萬大山中陷進無盡的戰爭泥塘撥不出來,畢竟南詔是加速大唐滅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早早的玉斧畫疆,我不打你,也不要你稱臣。
而大理也聽話,真的沒有邁過大渡河。
原因是大理因“仁”立國,開國皇帝段思平出身於簪纓世家,南詔清平官段忠國六世孫,布燮段保隆之子,其自己也曾官至橫海節度使。
南詔末年,武夫當國,先後建立大長和國、大天興國和大義寧國,各鎮紛爭不休,段思平與大義寧國楊氏不睦,恐為害,遂起事。
他的成功,來自於兩句口號:“減爾稅糧半,寬爾徭役三載。”以及對滇東三十七部“赦徭役”的承諾,給了飽受苛政的百姓以希望,這才一股作氣奪取了羊苴咩城,建立了大理王朝。
登基後,他也遵守了這一承諾,更易制度,損除苛令,釋放了大量的奴隸,所以,開國的基因決定了大理的統制政策,一直都保持在溫和的狀態上。
傳位六世後,更是以釋儒治國。
正是仁心治世的傳承,受到了百姓的真心愛戴,哪怕到了段正明時代,被權臣高升泰奪位兩年,最後也不得不還政於段氏,繼位者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段正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