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十四章:寺內壽一的陰謀(二)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1938年5月19日,侵華日軍攻陷徐州,並沿隴海線西犯,鄭州危急,武漢震動。6月9日,為阻止日軍西進,蔣介石採取“以水代兵”的辦法,下令扒開位於中國河南省鄭州市區北郊17公里處的黃河南岸的渡口――花園口,造成人為的黃河決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黃泛區,史稱花園口決堤。

花園口決堤的任務由守衛黃河的國軍商震的部隊執行,地點首先選在了中牟縣境內大堤較薄的趙口,因趙口流沙太多,沒能扒開。蔣介石知道趙口無望扒開後,就指示再換地點重新決堤。經過緊急協商,駐守在黃河附近的新八師初步把地點選定在趙口以西的花園口附近。在此過程中,蔣介石擔心手下執行消極,一再透過口諭、電令催促手下扒堤,不要有“婦人之仁”。

6月9日凌晨,經過兩天兩夜不停的挖掘,幾乎在距鄭州30公里的中牟失守的同時,花園口也終於挖開了。

花園口決口後,黃河水順著賈魯河迅速下洩。第二天,黃河中上游普降了一場暴雨,黃河水量猛增,花園口決口處被衝大,同時被淤塞的趙口也被大水衝開。趙口和花園口兩股水流匯合後,賈魯河開始外溢,漫溢的河水沖斷了隴海鐵路,浩浩蕩蕩向豫東南流去。

韓雲華本人對蔣介石這次行動沒有任何評價,無論是前世還是今生他都沒有對這件事評論過什麼。對於單從軍事層面來講,決開黃河大堤是具有一定作用的:首先,它形成了新的黃河河道,形成了新的天險,從而阻止了日軍的西進,使得中原地區又多守了六年而沒有淪陷,保證了大後方的安全。其次,花園口決堤使得日寇遲遲不能打通“大陸交通線”,遲滯了日軍軍事調動和戰略物資運輸,不得不在1944年再次發動所謂的“大陸交通線”豫湘桂戰役,將日軍的戰略企圖整整推遲了六個年頭。最後,蔣介石這手以水代兵的辦法,直接消滅了日軍精銳部隊萬餘,大大打擊了日軍囂張的氣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