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文學標準和文學生態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中國的古代文學,是有自己標準的,文學作品和文論作品都是“中國製造”。

我們的現當代文學,是從白話文寫作開始的,以口頭語言進入書面語言,放棄文言文,是文學革命,是文學的劃時代進步。但有一個基本事實,在文體上,無論小說、詩歌、散文,還是文學批評,向國外借鑑,臨摹乃至照搬的多。現當代文學史,說白了,是一部當學生的歷史,學東洋,學西洋,學蘇俄,還有學習印度和拉丁美洲,作家學,評論家學,大學裡的文學教授學,學習態度誠懇,學上癮了,已經一百年了,仍在矢志不渝。莫言獲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是:“將魔幻現實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結合在一起。”莫言獲獎的意義,是中國學員裡有出徒的了。但莫言的了不起,是以當代中國人的思維姿態立於世界文壇之林,再造了一個文學的高密,實現了他的“中國製造”。其實不僅莫言,當代多位作家和評論家近些年都在致力於探求“中國製造”,如賈平凹和李敬澤等。但就整體而言,文學批評在這一點上稍滯後一些。

我們今天的文學研究領域,有點類似當下的汽車製造業,整條生產線,包括髮動機都是進口的,國產貨不具規模,多項指標也不過關。我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做編輯的時候,是在河北省的《文論報》。那個時期,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相互呼應,相互砥礪,作家思考的引爆點多來自文學思想界,如今好像脫節著,評論界思想的活力和作家創作的活力不再發生深度撞擊了。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是給文學定標準、立規矩的,中國文學的根,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中國人的精氣神。裁剪唐裝,用量西裝的尺子不一定合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