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我讀李浩先生這本書的過程中,想到了三個問題。
1.皇帝攀親。
“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是一句老話。普通人都是俗人,皇帝也不免俗。李世民攀老子為祖上,御封“太上老君”,奉他的著述為《道德經》。奉《莊子》為《南華經》,《列子》為《沖虛經》。他這個行為有一個偉大的地方,也是李世民這個皇帝偉大的地方。之前很多皇帝,不認為自己是爹生娘養的,是天生龍種,是天之子。比如劉邦,《漢書》第一卷第一段就明文寫著他不是人,“母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父太公往視,則見交龍於上。已而有娠,遂產高祖”。班固老爺子手筆真厲害,天龍成就高祖劉邦的那個愛情時刻,是劉邦的爸爸親眼見到的。
李世民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把自己當人看,這樣的領導容易做到以人為本。明代的朱元璋也學習李世民攀親,他攀的是宋代的朱熹。宋代的大儒中,朱熹並不是最好的,陝西“關學”鼻祖張載就不在他之下。這可不是我說的,宋朝人當時是這麼看的。張載是進孔廟奉祀孔子的,他那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多了不起。朱熹被朱元璋攀親之後,他集註的四書,就成了明朝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朱熹跨朝代,由宋朝而成了明朝講師團團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