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在節禮時互相惦記罷了,少頃他又猶豫著想,算是吧。畢竟互相惦記著送些時鮮玩意稀罕吃食就行了,那麼些奇珍異寶大可不必。
想到這裡鎮北侯有些臉紅,他心中強自辯白:“大家都這麼做啊。”,可是又有些蒼白無力,
他沉思間正好是軍中討論的時機,見大家熱切討論的差不多了,政委大手一揮:“過去的事情既往不咎,自打到了新軍,便再無索賄行賄之事。大明的子民將安危繫於我們身上,怎可貪圖私利而違反軍紀行此貪得無厭之事?從今以後官兵不分,廢除行賄,廢除打罵,官兵同甘共苦,方能齊心協力助我大明開疆闢土!”
一時之間鎮北侯後背一身汗,兩臉刷的通紅。他羞愧萬分,有些想走,卻拔不動腿捨不得現在就走,想要再聽些。
“第二條,軍民一致。皇上有令,我大明新軍之士兵,均出自百姓,是為百姓開盛世,護國家之安寧而存在。因而我大明新軍絕不能侵犯百姓。”說到這裡,政委的聲音和緩了些,“歷朝軍隊都是大有油水的地方,且不要說在敵方的地盤上燒殺劫掠,更是在敵軍作亂時在自己的地盤坐地起價趁亂打劫老百姓,我們大明新軍不是這樣的隊伍。若有違反者,皆以軍法制裁!”
當下裡別說是鎮北侯,就連下面計程車兵都驚訝萬分,當兵為的是什麼?將士們出生入死,刀尖上搏命,可不就為了發財嗎?打到敵方地盤的時候縱馬掠奪,鎮北侯知道還有歷朝歷代還有不少名將在大戰前允諾士兵若能打贏放縱整支隊伍在城中“享受”三天,這個享受是什麼意思還用說嗎,自然是搶劫金銀了,以此來提高士兵計程車氣。鎮北侯雖然自己不是這樣的人,可是他也沒覺得名將們做錯。都是血肉之軀,都有兒女家人,若不是為了錢,誰來做這九死一生的買賣?若沒有錢,拿什麼來激勵士兵?拿什麼來讓他們賣力拼命?
政委似乎看出了大家心中所想,堅定的將手一揮:“想發財,想做官的,都不要來當我大明新軍當兵,明日軍中大清點,若有想走者,去營中登記,可以領十兩銀子的遣散金。”
“可是剩下的人,便要嚴格執行軍中紀律,若是被發現騷擾百姓,侵佔百姓財物,必然要受到軍中懲戒,輕者仗責,重者償命。每個軍營門口將設舉報箱,可由百姓或同僚寫信箋投遞,寫明舉報事宜,若是查證屬實,絕不姑息輕饒!”
作者有話要說:
鎮北侯:暗中觀察.jpg
——————————————————————————————
在這裡湯圓寫的理想化了一點。打仗是預設可以獲取很多黑色錢財的,歷來穿越軍中者大都會利用這一點收斂財富,就連湯圓喜歡的《知否》裡面也含糊提了一嘴顧廷燁打仗多得是稀罕財物。可是湯圓不想這麼寫,穿越者與土著有何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受到了現代思想的薰陶,不會再反過去思想退化。當然也有不少人心安理得穿回古代比剝削階級還剝削階級,不過不是朱煙寒啦。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名字又改回來了、dabaobei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2章 紅十字會
鎮北侯聽得一愣一愣, 這都叫什麼事呀,皇上當真會打仗?憑什麼有人給你賣命?這可真真兒是亂指揮。
政委接著說下去:“第三大原則,瓦解敵軍。敵軍除了要我們一一打敗, 更要攻心, 他為的是什麼?若是流民之隊伍, 他的第一訴求是為著獲得土地, 這時我們在打仗只餘更要會說服,若能張榜寫明我軍只殺頭目, 不殺下面作亂的流民,相反流民放下武器還能獲得土地和種子重返田園,這還有什麼不願意的?說起來我朝前些個日子在漢中一帶便是如此打的仗,寧妃娘娘和宋應星大人循循善誘,不戰而屈人之兵, 讓流亡隊伍生生的投降了幾千人。這可不比讓我們兄弟苦兮兮上前殺敵的強?”
“若是敵方的軍戶,那更好說服了, 一樣的當兵賣命,來我大明新軍,不僅每月拿銀子五兩,還有各色節禮, 若是當了班長, 更有不收錢的磚瓦院子白住,還能安置家眷,戰死還可給家屬豐厚的恤銀,家有遺孤老人均由慈幼局撫育, 皇上說以後軍營以後擴大還可給家眷安排活計, 讓兄弟們在前線無後顧之憂。這般優待,何愁說服不了對方?”
下面計程車兵聽得津津有味, 眼睛發亮,他們當兵至今,從未遇過如此的優待,就有人猶豫猶豫的問:“此話當真?”
“自然當真!”政委斬釘截鐵的說,“若有不信者,只管問軍營裡的老兵。看我大明新軍是不是這般對下屬的?”
後面的鎮北侯也沒顧上聽,就趕緊往家裡奔,他到了家中,鎮北侯老夫人看著他心神不寧的樣子,泡了一壺濃茶,卻毫不過問。
鎮北侯品著涼茶,心情複雜,恨恨的想:“看這愣頭小子能幹出什麼名堂來!”
喝了一口,到底不忍,又站立起來,在地上團團打轉,喃喃自語:“不行!我還是得提醒一下聖上。”
老夫人在旁邊忍俊不禁:“好你個老頭子!到底還是惦記著忠君為國。”
鎮北侯不好意思的揚起脖頸,硬倔:“誰說的!我是為了咱的兒!文詔現在上了皇上的賊……,我不提醒皇上,若是出了差錯,只怕咱兒也跟著遭殃!”
老夫人笑著不聽解釋只盯著鎮北侯看。一雙眼睛秋水盈盈,似是能洞察他內心的一切想法。
鎮北侯被盯得敗下陣來,半響才說:“好好好,我是為了忠君愛國,成了嗎?”
老夫人這才滿意,笑著打趣:“都說老小孩,老小孩,我看你這老頭子是越活越回去嘍。”
說著起身便去給鎮北侯收拾覲見的朝服。
鎮北侯赫赫戰功傍身,自然沒多少工夫就被通傳到朱煙寒這裡,朱煙寒想到鎮北侯的大兒子曹文詔正在外面各地督守點兵,擔心是遇到什麼麻煩,忙吩咐下面的小黃門將鎮北侯帶進來。
沒想到鎮北侯進來倒地就拜,唬了朱煙寒一大跳,忙扶起老將軍,問:“老將軍今日所為何事?”
鎮北侯就將他在軍營中的所見所聞一一講述給朱煙寒聽:“皇上其餘舉措皆為,並不是臣杞人憂天,也不是臣質疑皇上英明決策,只是皇上常居深宮,並不知民間人心,若無金銀財物,怎麼會有人安心賣命?到時候無兵可用,豈不是白白便宜了對面?”
朱煙寒撫掌大笑,故意逗鎮北侯:“鎮北侯此言差矣,我大明將士為國為民,百姓分文不取,這可比那殺人劫掠強上許多。朕是正義之師,自然得道者多助,豈會畏懼敵方?”
“哎呀我的皇上啊,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