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181章 洞若觀火,許貫忠初露鋒芒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陳朝老見是高俅出班質疑,他幾撇鬍子登時吹了起來,高聲說道:“聖上封賞國臣,自當號令不虛出,賞罰不濫行!為江山社稷,官員升遷、磨勘、改換差遣之事怠慢不得。雖然武官取仕之途依我大宋軍制恩例,可若是提拔不明,直叫那市井宵小立於朝堂,如此未免令功臣寒心,叫小人得志!”

陳朝老口中指桑罵槐,明白人都知道他句句在影射高俅這個市井廝混的潑皮,可高俅卻淡然一笑,回道:“陳太學既然引用永叔公之言論,也當知道‘言多變則不信,令頻改則難從’,如今聖意已決,而大宋禁軍破格提升將士,此舉先例甚多,怎到了陳太學口中變成了提拔不明,這般危言聳聽?”

那邊左司諫陳瓘面沉如水,向高俅說道:“安撫經略使為諸路災傷及用兵的特遣專使,行體量安撫之責。可京西南路為我大宋腹地,近來亦無洪旱天災,既如此這又安撫何事?經略甚麼?”

高俅搖頭說道:“就是因為京西南路雖毗鄰京畿路,今有綠林山寨強人,累造大惡。雖不曾打劫城池,卻也搶擄倉廒,聚集兇徒惡黨,軍州治下縣鎮倉廒庫藏,遭賊人劫擄去的甚多。現在雖非心腹大患,可也當未雨綢繆,督管州府統轄軍隊,訓練教閱以督捕盜賊。”

蕭唐見那個市井潑皮出身的高俅竟然能避重就輕,引經據典地與極善口誅筆伐的陳朝老,以及規諫朝政缺失的陳瓘二人爭論卻不落下風,他確實在蘇軾府中做小史時,以及在極善書畫詩詞的小王都太尉王詵府中歷練過文筆詩詞的功底。看來這個高俅在未討宋徽宗喜歡這等天賜良機來臨,而轉進他的端王府之前,他便早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只等有個成功的機會來臨,高俅會立即撲上去咬著不放,絕不鬆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