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六十七章 羊皮筏子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李憬這兩天再等秦良玉,同時也在光幕上考察渾河的水文情況,戰場無小事,再好的計劃也要注意細節,如果疏忽,很可能因為一件小事功敗垂成。

渾河是一條集結性很強的河流,尤其是上游,上游經過撫順,也經過建奴的老巢赫圖阿拉和佛阿拉兩城。原因也簡單,人類的城市和居民點一般都是靠近水源地。二叔他們如果能正常撤退再好不過,但是也要考慮給二叔再留一條退路。李憬做事永遠有第二方案。

李憬想為二叔在緊急情況下,留一條從渾河下來直到營口的退路。可是渾河上游水淺,行船困難,最好的的選擇就是後世漂流用的橡皮艇,水深的地方可以漂流,也可以逆流划槳,水淺的地方下來推船。這個時代有沒有橡皮艇,這倒是個難題。

忽然眼前一亮,他想起當年去蘭州出差時,當地的朋友帶他去旅遊,見過兩件黃河神器。一個是蘭州大水車,這個主要用於灌溉。另一個就是羊皮筏子,是渡河的利器。

羊皮筏子,古代時稱“革船”,民謠唱道:“九曲黃河十八彎,筏子起身闖河關,”蘭州羊皮筏子史料記載是從清光緒年間就已經興起的,有300多年的歷史,之後這項古老的手工藝一直傳承不斷。

但皮筏作為渡河工具最早在西漢已經出現,大規模使用是在東漢時期。《後漢書》就多次記載了使用皮筏子渡河作戰的史實。羊皮筏子在古代主要用於青海、蘭州至包頭之間的長途水上販運。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隻羊皮袋紮成,長22米,寬7米,前後備置3把槳,每槳由2人操縱,載重可達20-30噸,曉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從蘭州順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達包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