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319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顧玉東團隊同時發現,病人恢復的機制與過程十分值得探究:病人受損的手,在手術完成不久的一段時間裡,他需要原本健康的手做動作,受損的手才能夠一起運動。也就是說,病人癱瘓手的恢復有一個共同運動的過程。基本三到五年後,受損的手可以實現獨立運動。

徐文東跟隨顧玉東院士,並在華山醫院開啟了自己的手外科工作細心的徐文東發現了另一個“小問題”:這些病人,當你觸控他單側手的時候,會產生雙側手都在被觸控的感覺。徐文東說:“這說明,即使過了三到五年,他的感覺還是沒有分離。”

基於這一細微的臨床發現,徐文東敏銳地推斷,這一現象有可能與大腦功能的變化有關。於是,從2001年起,徐文東帶領團隊開始了跨界攻堅,進入了一個在國際上全新的研究領域——周圍神經移位和腦功能的關係研究。

如果說,健側頸7神經移位手術用於臂叢損傷是給病人“換了臂叢神經”,那麼,用於中樞損傷後的上肢偏癱則相當於是給病人的癱瘓手“換了大腦”。

從臨床發現問題,到實驗室研究它的機制,再反過來,透過機制再回到臨床,以提升臨床。對於徐文東來說,創新是一個“慢過程”,要從少量謹慎地開始: 2008年,徐文東團隊在前期大量的動物實驗的基礎上,並獲得倫理委員會的批准,對一側大腦損傷進入平臺期的患者開展了該項新技術的臨床應用。從2008年-2018年,從不到10歲的腦癱患兒,到68歲的中風老人,經過治療,重新擁有了一雙靈巧的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