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德斯牆。
公國官方稱之為“反擴張主義和復仇主義防衛牆”,阿爾比昂官方稱之為“內部邊界”,帝國官方的稱呼最簡單也最寫實“邊界隔離牆”。
居住在呂德斯的人們則習慣用地名來稱呼這道象徵著兩大陣營之間無形鐵幕的有形之牆,更容易記住,也更能說明曾經的一國首都如今被一堵牆分裂成三塊的現實。
最早蓋牆的是公國,接著阿爾比昂也開始修築自己的隔離設施,由於地面上由別國代勞,帝國則是安心管控地下。畢竟呂德斯錯綜複雜的地下水道比起地面是更好的越界途徑,除了想改善生活的難民,犯罪組織和間諜也是這裡的常客,只要用心在下水道找找,沒準就能找到某幫派的少主或是某國情報機構駐呂德斯的高階幹員。
總體來說,想要穿越呂德斯牆的還是以平民居多,理由也比較實在。像想從帝國佔領區逃出去的,都是以知識分子居多,這些試圖保留查理曼民族文化和民族性的人是帝國首選的鎮壓物件。公國和阿爾比昂統治下的日子或許好不到哪裡去,但至少不會把他們連帶著畢生心血塞進焚屍爐;想從公國逃出去的以沒被逮住的富商地主居多,在他們眼裡,帝國或阿爾比昂那邊的日子可能同樣糟糕,但至少不會把他們榨乾後流放到永久凍土或極地圈去砸石頭;從阿爾比昂那邊逃出來的就更現實了,阿爾比昂那邊工資太低,還不如冒險穿越呂德斯牆從帝國或公國佔領區弄點好東西,只要沒被當場抓住打成蜂窩,一轉手就是好幾倍的利潤……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