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糧食吃,除了陰謀家和王室內亂、外敵入侵導致的戰亂,大多數時候,東南亞各國人民是不會起來造反的。
有吃的,就不反,這一點無論放在古今中外,都是通用的。
公公需要大量的糧食,數量多到說出來裴光袍能嚇暈的地步,更不是他裴光袍一個商人能提供的。
需要的是一個產業鏈,一個兩國之間的產業鏈。
公公現在就是要這裴光袍做他海事特區安南米商的牌子,或者說是馬骨。
只要裴光袍回去把糧食運來,不管多少,公公都買,且低價用國內貨物裝滿你的船艙,這麼一來一去,你裴某人不發也難,不把其他的安南商人吸引到特區也難。
不同於對其它地區的貿易規劃,包括安南在內的東南亞諸國,在公公的貿易圖中,稻米永遠是他們的符號。
這便是個計劃經濟。
大量購進安南稻米還有個現實好處,公公的海事特區需要糧食,即將要擴充的皇家海陸兩軍也需要糧食,征討臺灣也要糧食,哪怕佔領琉球,到日本尊皇討奸都要糧食,因而,提前十年落實安南稻米運輸線,是具有現實和長遠雙重意義的。
是一個五十年大計。
海貿於糧食運輸最大的缺點就是海上風險大,損耗大,所以本朝開國後棄了偽元時期的海運,而改用漕運。
但只要公公給這些海商上“保險”,確保他們遇上風暴都不會虧本,這筆買賣就能一直持續下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