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十章 驚四座之策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在諸子百家盛行的春秋戰國,衛宋兩地最盛行儒家思想。孔子主張單靠政治手段治國是不行的,在政和刑之外,必須要藉助“德”和“禮”,並且是要看做是首要治國手段。

孔子生在禮樂開始崩壞的春秋末期,他畢生的追求便是以自己的能力改變現實,歸根究底都離不開“復禮”。以“德”治國,這是一種很理想的狀態,倘若真能達到,自然十分美好。

然而,在禮樂徹底崩壞的戰國,政治流氓層出不窮的時代,沒有最卑鄙只有更卑鄙,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深受儒家思想教化的衛人,多性情溫和,並且極偏重於德,其他方面太過鬆散。

在這樣的國情之下,想戰,難!

那日在帝丘,眾將士被激發出的血性,宋初一深感震撼,然而一時意氣過後呢?

所以宋初一才會問礱谷慶,這份戰意究竟能持續多久。從目前種種跡象來看,礱谷慶的估計真的太過於樂觀了,衛人哀遠遠勝於怒。

哀兵必敗。這是兵家真理。

宋初一正想著,便聽息泓答道,“此次魏王行事有失道義,我軍出師有名,倘若能激起我軍戰意,或可一戰。最重要的是,民意、君意。”

宋初一垂眸,聽著息泓把民意擺放在先,便可知他也是儒家學派,並且怕是也崇尚孟子那一套民貴君輕的理論。

南祈嗤了一聲,“魏王何時道義過?起初六國謀秦,因分配不均,仗還未打上便散夥了,這其中有多少因由魏王的不道義?倘若此時去別國求援兵,必然可行。用這個理由去說服君上,應也有幾分把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