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崑崙: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
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這是前段時間,許廣陵所看過的圖書管理員的詞。
其實更早的時候,他還看過宋人的一首詩: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
崑崙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遊其間。
這一詞一詩,詩詞的作者身份差異巨大,但兩首詩詞所體現的某種況味,倒是很有那麼點類似。
詩是一個叫王令的人寫的,王安石很賞識他,也有簡拔之意,如果情況正常發展的話,王令很可能成為王安石宰執期間的一名得力助手,可惜,此君英年早逝了。
崑崙之高有積雪!
這句看似普通的話其實並不普通,就一句話,以那個年代,作為一個身在內陸的人,他是如何知道崑崙之高有積雪的?
就連現代,還有很多人不知道高山雪線這種東西呢。
其實類似的詩詞還有不少。
比如同為宋人辛棄疾的那首《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