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方叔面前你還想藏私?”
鄭馳樂說:“其實我只是負責整理,裡頭的內容有靖澤的想法在、有賈哥的想法在,還有很多其他人的意見在裡面,可不是我一個人想出來的。”
這是大實話,他們都理解不了的問題就會向外求援,很多論點都是綜合各方觀點匯聚起來的。
鄭馳樂的記錄其實也就是他的學習筆記。
方海潮點點頭,對他的實誠很是欣賞。
等拿過鄭馳樂記錄的內容翻了一會兒,方海潮就把它合上了。
他經驗豐富,掃起這些結合了實際案例來分析的內容來也很輕鬆,他看得出鄭馳樂幾人對有些方面的理解還不是很透,畢竟沒實際運作過,盲區肯定會有的。但除去這些不足,對於鄭馳樂和關靖澤這樣的官場新丁而言已經非常難得。
更重要的是這件小事情體現了鄭馳樂和關靖澤在人脈經營方面的殷勤。
不管是不是有意的,他們這個切入點都挑得很好。對於來信請教的後輩,一般人雖然不至於立刻就另眼相待,但總歸會留下點兒好印象;而在同輩之間他們經常發起論題,每開展一論討論,他們之間的交情就更深一分——漸漸地,積極展開“筆談”的人就不僅僅是他們自己了,其他人碰上問題也會想起他們來。
這就跟青花鄉和榆林鄉越來越密切的往來一個道理。
方海潮想起了如今醫學界裡頭那個無形的網路——以《國醫新志》為樞紐的一批華國醫學界核心人物。他知道這個雜誌最開始就是由“筆談”演變而來,“筆談”慢慢發展成了多元化的往來:電話通訊、網路通訊、刊行核心刊物等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