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非我族類!
這四個字從朱明忠的口中道出之後,他的臉上盡是諷刺的味道。
“自宋代兩亡天下以來,不知多少人皆以為宋代武將地位底下,完全是因為文官打壓,而這種打壓源自趙宋得天下不正,如此才會揚文抑武,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武將篡權奪位。可全不知,即便是沒有趙宋對文官的支援,文官仍然會傾力全力打壓武官,只不過是結果有所不同而已,究其原因不過就是非我族類罷了!”
又一次,朱明忠再次和“非我族類”去形容文武之間的關係。
“陛下,何為非我族類?”
朱之瑜顯得有些無法接受這種觀點,在他看來,這樣的形容似乎有些太過了,畢竟文官武官皆是同朝為臣,又怎麼可能會有“非我族類之心”。
他們怎麼可能會這麼想呢?
這不可能!
他們頂多也就是覺得武將粗鄙,恥於其為伍,僅此而已。
“老師是不是覺得,大家都是同朝為臣不可能會有非我族類的想法?可是老師,文官視武將如草芥,豈不是事實?”
這麼反問之餘,朱明忠看著似乎不願意相信這一切的朱之瑜繼續說道。
“雖說洪武、永樂兩朝因軍功勳臣功勳極大,所以武將地位頗高,甚至於朝中地位高於文官,語文觀相比,他們不僅是朝廷的官,而且還是我大明的開國勳臣,他們自然不敢說三道四,自然不敢有任何輕視之心,而且勳臣之間同樣也是親朋故舊。關係盤根錯節。文官也不敢輕易得罪他們,更不會招惹他們。雙方的關係可以用相敬如賓來形容。如此文武平衡,方才是國之幸事。可是土木堡一役,朝中勳臣遭受重創,其影響力大為下降,新襲位勳貴非但不能與文官平衡朝政,甚至不得不依靠文官助其襲爵,畢竟當時大多數勳臣自己戰死沙場,就連他們的嫡子有很多也都跟著他們一起戰死沙場。留在京城裡的是什麼呢?不過就是一群過去沒有任何繼承權的次子。他們之間為了爭奪突然空出來的爵位,一個個無不是投效於朝中大臣。他們靠著那些文官繼承了爵位,自然在那些人面前就沒有了任何地位。他們甚至擔心害怕如果自己不夠聽話的話。那些文官會挑個由頭假借皇命把他們的爵位給奪了,畢竟。還有其他的兄弟們在那裡等著,看著。從此之後我大明的勳臣也就成了一群擺設。至於兵權也就全歸文官把持。就此武將統兵,文臣為帥,軍權便向文官靠攏,如此文官既左右朝政,又統領軍權,至於武將地位逐漸喪失,而且他們為了把持軍權隊,對武將也是百般打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