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十五章 楚宮反應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熊槐仔細想了想中國古代歷史的著名變法,基本上全都是有一個大臣站在前臺吸引火力,國君在背後支援推動,一旦有事,或者事不可為,立即將主持變法的大臣拉出來發洩國家的怨氣。

國君總是英明的,只是被奸臣矇蔽了。

哪怕是手下人造反,打出去的旗號都是清君側。

(歷史上國君親自下場主持大規模變法的,有王莽改制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結果他們一個亡國,一個年僅三十三歲就病死了。)

想到這,熊槐頓時有些頭疼,原本打算步步為營的計劃,很有可能因為昭陽的死,而不得不放緩腳步。

戰國時期不像大統一的王朝,大統一之時,一個很重要的矛盾就是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國君是不希望自己內部會出現一個強勢的宰相,以免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但是戰國時代不同,各國全都面臨嚴重的外部威脅,國內需要團結一心,才能一致對外,這樣一個優秀的宰相就尤為重要了。

如同春秋的時期的晉國,一旦內部出現派系鬥爭,就會陷入內耗中,不要說對外擴張,就是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都很難。

而且,如今正值大戰爆發的前奏,昭陽要是死了,楚國內部如果沒有一個讓群臣心服的人,楚國政局一定會出現一些動盪。

如果楚國內部的不穩,影響到軍隊,這就是一個極大的麻煩。

幸好此時,秦國與楚國已經講和停戰。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