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上是溫文爾雅了,可朱氏還是很生氣。
他的兒子,怎麼就“娶了媳婦忘了娘”,站到林氏那邊去了呢?!
朱氏剛想發作,忽然想到兒子不久之後就要回上海了。
那到時候,這個林氏還不是由她磋磨?
她請不請人教林氏讀書,她兒子又怎麼會知道?
想到這裡,朱氏便暫時隱忍下來,還有幾分得意地笑了:“行吧。先不說這個了,飯菜都快涼了,快來吃飯。”
朱氏剛才本來想讓林燈和下人一起擺飯的,可多說了這麼幾句話的功夫,下人們早已把碗筷都擺好了。
幾人先後擦了擦手之後,便在八仙桌前坐了下來。
沒想到林燈屁股還沒坐熱呢,便又被朱氏呵斥了一句:“林淑婉,你怎麼回事?這裡有你坐的地方嗎!不知道新媳婦要伺候公婆用飯?”
林燈疑惑地看了看周圍:“母親,這裡不就咱們四個嗎?既然有四把椅子,為何沒有我坐的地方?”
“那是給你小姑子留的位置。”朱氏沒好氣地說:“啟雲今日病了,才沒出來和我們一起吃早飯。”
林燈恍然般點點頭:“這樣啊。母親您別生氣,我就臨時坐一下啟雲妹妹的位置。打明兒起我就不坐了。”
朱氏以為林燈的意思是從明天起她就會好好伺候公婆用飯了,卻不知林燈想的卻是明天起她就不來了。
開什麼玩笑,讓她站著伺候別人吃飯,自己只能幹看著,連桌都上不去?
她腦子有毛病才會照做!
不過就算是隻讓林燈坐一天,朱氏也是不大滿意的。
她覺得林氏昨晚又沒伺候她兒子,今日有什麼非坐不可的理由?
朱氏正要開口,卻聽姚啟安說:“吃飯吧。”
他是不喜歡林氏不假,但是也不喜歡母親那些敲打兒媳婦的舊式做派。
朱氏聽了,還以為是兒子餓了,礙於他們一直說話才不能動筷子,只好在瞪了林燈一眼之後,應了聲好。
開飯之後,林燈連一個眼神都懶得給朱氏,不管朱氏怎麼瞪她,林燈都當做沒看見。
因為她實在是太餓了!
林燈先嚐了一口熬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紅豆粥,又夾了個剛出鍋的鍋貼生煎。
生煎上面撒著新鮮的蔥花和芝麻,賣相十分誘人。沾點醬油醋,一口下去,頓時溢香滿口,好吃得舌頭都要咬掉。
除此之外,還有鮮美的素燒鵝、爽口的涼拌黑木耳……
林燈吃得不亦樂乎,感覺自己這一早上的氣都沒白受!
當然她也沒有真的被氣到就是了。
林燈一口氣喝了兩碗粥,吃了四個生煎包。若不是怕一下子吃太多,把胃口給撐壞了,她還不想放下筷子。
不過就算是這樣,已經讓朱氏很不滿了。
姚家的家境算是非常不錯的,他們繼承了祖上的遺產不說,姚老爺和姚啟安在上海還都有不菲的收入。
不過上海的收入雖高,物價也高,父子倆的花銷都不小。他們兩個賺的錢,寄回家裡的並不多。所以朱氏基本上是在吃祖產和她嫁妝的老本,平日裡的生活還是較為簡樸的。
在這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她今天能讓人準備一桌子的早餐出來,純粹是為了迎接許久不曾回家的丈夫和兒子。
卻沒想到這個剛進門的兒媳婦跟餓死鬼投胎一樣,一頓飯下來筷子就沒停下來過,吃得比她兒子還多。
林燈才不管朱氏怎麼肉疼,吃過早飯,她便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自己的小院。
她昨天雖然累,不過睡得早,現在並不需要補覺。
她這麼急著趕回去,主要是想看一看自己的嫁妝。
錢乃安身立命之本,她早就想清點一下嫁妝了,奈何一直都沒有合適的機會。
現在,那幾個厚重的大箱子就鎖在她院中的庫房裡。
想到錢,林燈不禁興奮起來。
希望林家不要讓她失望!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掉落10個紅包~
清點嫁妝
第五章清點嫁妝
根據當地的風俗,嫁妝屬於女人的私有財產。
除非女子自己願意拿出嫁妝來補貼家用,否則婆家是不能公然霸佔媳婦嫁妝的。
不然一旦傳出去了,婆家就會被外人所恥笑。
當然,實際上用嫁妝補貼丈夫、乃至整個婆家的女人並不在少數。
林燈現在的母親方氏,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
林燈卻並不打算那麼做。
她已經打聽過了,姚家給林家的聘禮,多是一些土特產、桑麻織物、茶葉等等,不值什麼錢。
林燈是不會和姚啟安同房,甚至給他生孩子的。所以如果將來離婚順利的話,她可以把和聘禮等值的錢還給姚家。
如果她手頭寬裕的話,還可以給姚家留下一些東西,當做房租。
不過除此之外再多的錢,她是不打算花在姚家的。
今日在正院,朱氏雖然表面上應了讓她讀書的事情,但林燈仔細想了想,覺得以朱氏的性格未必真的會給她請先生。
所以要讀書、上學,還得她自己準備學費才行。
姚家倒是個要臉面的人家,果真沒有動用她的嫁妝。
從彤雲手中接過庫房的鑰匙之後,林燈便親自開啟門鎖,率先走了進去。
她院子裡的這個庫房不算小,不過有一大半地方都堆著一些廢棄的傢俱,一看就不是林燈的東西。
看著昏暗光線下到處都是的蜘蛛網,林燈硬著頭皮朝幾口新箱子走了過去。
這回她從自己的口袋裡拿出了一小串鑰匙——這是她出門之前方氏塞給她的。
此時此刻,林燈忽然有一種在探寶的感覺,內心十分激動。
開啟第一個箱子之後,林燈發現裡面裝的都是一些布料。有細夏布,也有絲綢,顏色大多十分豔麗,只有幾匹相對較為素雅。
林燈挑出幾匹自己喜歡的,叫彤雲抱回了屋裡。
其他的她打算有機會都賣掉,或者將來留給姚家,也算她這段時間沒有白吃白住了。
第二個箱子裡裝的是幾床被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