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是主謀故意陷害放進大皇子的山莊裡的,但是現在嫌疑人就只有大皇子和二皇子兩人,如果大皇子真的被二皇子陷害,那也只能說他技不如人,也只有自認倒黴了,畢竟想要走到皇權的頂峰自然是少不了勾心鬥角、栽贓陷害的,沒有那個能力就不要想去走那條路,既然非要走上那條路,那麼輸了也只能認栽了,也怨怪不了別人了。
“好...好...這就是朕的好兒子啊,朕還沒死呢,就想著搶朕的龍椅,他的眼裡還有朕這個父皇嗎?”
皇帝表現出被大皇子傷透了心之感,讓群臣連忙跪下勸皇帝節哀,直說大皇子還年輕、不懂事,多教教就好了。
“他還年輕?他都是做父親的人了,還能用這個詞嗎?朕看他就是已經長大了,所以才會想要幹下這天理不容之事。”
被皇帝反諷的眾臣心裡還覺得委屈呢,咱們不這麼勸著您,難道還能跟您說,這是您的兒子,犯下如此錯事都是因為您這個做父皇的沒教好嗎?再說,咱們不勸您寬恕、原諒大皇子,反而上諫說讓您嚴加處理,直接依律處理,將您這個兒子處死,那畢竟是您的親子,雖說天家無父子,但是誰知道您對這個孩子到底有幾分疼愛,別回頭咱們勸您處死他,您轉頭就原諒他了,那咱們這些上諫的人還能有好果子吃嗎?
即使他現在寡不敵眾,耐何不了咱們滿朝的大臣,但是誰知道以後的結果呢,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果一旦被他坐上了那個位置,那自己等人還不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只能任他宰割了。所以還不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呢,自己等人跟他又沒有深仇大恨,又何必將把人得罪死了,反正咱們求咱們的情,你們父子處理你們父子的事兒,是死是活,咱們就不管了。
當然這些想法都是一些中立者的想法,而大皇子勢力的人就不這麼想了,而是真心實意的想為自己的主子求情,畢竟是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一旦自己支援的皇子落馬了,那麼跟隨他的臣子們又能得到什麼好結果,自然是千方百計、言辭切切想為自己主子求情,希望皇帝網開一面,放大皇子一馬,那麼他們說不得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皇上恕罪!”眾臣也不狡辯什麼,做臣子的,這個時候認罪就對了,反正皇上也不會真的處置咱們這些做臣子的。
“傳朕旨意,大皇子忤逆犯上、鴞鳥生翼,不堪為人子,即日起剝奪大皇子的一切封號,貶為庶人,流放嶺南地區,無旨不得回京。”皇帝對著滿朝臣子宣佈了大皇子的最終結果。
看到二皇子終於被洗清了他的嫌疑,再也不是犯罪嫌疑人了,他的支持者們自然要為他張口,讓皇帝撤銷他的禁閉令。
其實二皇子的支持者們現在都在心裡默默地歡喜著,大皇子已經倒了,也就意味著自己勢力的最強競爭者倒了,從三分天下變成二分天下了,那麼上位的機率也就提升了,特別是四皇子的勢力明顯不如自己這邊,而二皇子又因為這事兒被冤枉了,雖說沒遭什麼大罪,只是被禁閉了而已,但是無辜被冤枉、被禁閉,這對於皇子來說也是讓人很委屈的,皇上說不定還會從其他方面進行補償,這樣一來自己這邊的勢力也就更強了,那麼最有可能上位的不就是自己支援的二皇子麼。
想到馬上就要拿到從龍之功的二皇子支持者們想到自己家裡因為從龍之功而從此飛黃騰達,心裡都是樂呵呵的。
懷著美好心願的二皇子支持者們不知道馬上就要被人打破他們心裡美好的幻想,讓他們變得和大皇子的支持者一樣的結局。
“皇上,既然證實私煉兵器一案為大皇子主使,那二皇子自然也就是清白的了,臣奏請皇上撤銷二皇子的禁閉,還他清白自由之身。”
“是啊,是啊,臣等奏請皇上撤銷二皇子的禁閉,還他清白自由之身。”
一時之間二皇子的勢力支持者們均站出來為自己主子發言,請求皇上撤銷之前禁閉的旨意,更是讓皇上還他清白,撤銷之前評論二皇子的“不孝不悌、不堪為人子”的說法,這樣二皇子才具有皇位競爭者的資格,也不會被後世之人批判。
雖然皇帝的心裡也反感自己的二兒子,也想削減二兒子的勢力,但是現在他擺明了被冤枉的情況下,自然也不能拿他開刀了,反而還要把戲作全了,因此皇帝想著還是要給這個孩子一些表面上的恩典的。
“這次老二是跟著受苦了,不過總算為他洗清了冤屈,證明了他的清白。傳朕旨意...”
皇帝還想接著往下說時,就被四皇子打斷了。
此時二皇子的支持者們想要吃掉四皇子的心都有了,明明皇帝都已經開口了,接下來解除禁閉等等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偏偏卻被這四皇子打斷了。
這些人心裡想著,你以為憑你四皇子一時的阻攔就能擋住二皇子的解禁麼,咱們主子解除禁閉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你攔得了一時,你還攔得了一世麼,你最終也不過是空歡喜一場的。
“父皇,兒臣還有關於二皇兄的事情需要上奏。”
“你且奏來。”皇帝滿目期待地看著自己心目中的繼承人,他知道這個兒子是知道自己心裡的想法的,現在又在這種關鍵的時候阻攔自己,肯定抓到了老二的什麼罪行才會如此做的。
皇帝心中隱隱地有一種驕傲,看看這才應該是皇位繼承人應有的樣子,能力卓越、品性端方,更是能為朕解憂的好孩子,如果他都不能繼承朕的皇位,那還有誰有資格、有能力繼承朕的皇位。
“回父皇,兒臣在調查私煉兵器一案之時發現,當日指認大皇兄的那個犯人其實是二皇兄派在大皇兄身邊的臥底,其實二皇兄早就知道大皇兄私煉兵器一事,而當日的那場爆炸也是二皇兄派他們弄出來的,為的是藉此一舉驚動父皇,不讓大皇兄就此瞞天過海、逍遙法外,當然二皇兄此舉也只是為了防止按照正常流程上奏摺而驚動了大皇兄,才會使出這一招,但是他的心還是向著父皇的。”
只是雖然四皇子說的好聽,二皇子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皇帝,但是其實聽在朝臣的耳裡,又怎麼會不明白呢?不過是怕訊息洩露,驚動了大皇子,才會使出這一招,為的也不過是借皇帝這把刀一舉滅掉大皇子的勢力,將大皇子打入地獄永不得翻身罷了。
“好,好,都是朕的好兒子,心裡還是想著朕的。呵呵...”如果沒有語氣的變化,恐怕朝臣們還真的要以為皇帝這是誇讚二皇子呢,只是說到最後明顯的反諷的口氣,讓二皇子勢力的人想自欺欺人都做不到啊!
“父皇,這幾人不僅交待了他們臥底於大皇兄的身份,更是交待了一件事關嚴大將軍通敵判國案件的重大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