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143節 瘧疾和奴隸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臺灣從蠻荒時代到荷據時期,再往後鄭氏拓荒,隨後清代大移民,民國,一直到日據時期的20世紀初,人口都是處於增長階段的。

在這期間,大量湧入的外來移民掩蓋了瘧疾的高死亡率,事實上,直到20世紀初的日據時期,臺灣才真正意義上有瘧疾統計——日本人也遭不住了,準備全臺大肆滅蚊,填埋死水,修建暗溝......

1910年,日本人統計,最近5年間臺灣土著平均每年死亡10832人,而日本人死亡221人,這個佔當時人口比例是千分之3.62和3.28。

數字乍一看似乎不高,然而這只是發病後的死亡率,當時還有一個統計數字,是日本官吏5年內的患病比例——千分之907。也就是說,之前5年內,幾乎所有的日本官吏都患過瘧疾,至於生存環境更加惡劣的漢民......

當時已經有了奎寧,沒有奎寧的話,這些官員活下來的比例會很低,生活在寒帶的本子會像早期歐洲人在非洲一樣,大批死於瘧疾。

1941年7萬美菲聯軍在巴丹半島向日軍投降......沒有其他原因,就是因為瘧疾爆發,打擺子不太嚴重,還能拿得動槍計程車兵不到四分之一。

1942年美軍在瓜島的部隊無一例外全部患上瘧疾,儲備的奎寧很快消耗一空......

這就是蚊子+瘧疾最可怕的地方:強傳染性,而且是重複傳染,沒有免疫一說,不從根本上改變環境,藥物其實是無效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