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已有的形制和審美,決心開創一個新的瓷器品種,來代表自己治下的太平盛世。
“各種釉彩大瓶”應運而生。一般人聽到這個名字,腦海裡大概會浮現一堆瓶瓶罐罐:“各種釉彩”嘛。
但實際上,它只是一個瓶子。就像八大山人一樣,名字只是個障眼法。
它全身上下17層釉彩,其燒製的條件各不相同,據說燒500次才能有一次成功,比西方人做化學實驗還要複雜。
這一個瓶子成功燒出來,不知累斷了多少景德鎮工匠的老腰。
從工藝上說,它的確是中國瓷藝的集大成者。
倘若按照常規的方法命名,應該叫做
(此處大喘氣)
清乾隆青花五彩鬥彩`金彩琺琅彩紅釉粉青釉霽藍釉松石綠釉窯變釉仿官釉仿哥釉仿汝釉醬色釉三羊開泰博古九鼎吉慶有餘丹鳳朝陽太平有象仙山瓊閣蟠螭紋蝙蝠紋花卉紋如意紋萬字紋靈芝紋螭耳大瓶
然而誰都沒那麼大肺活量。於是在文物工作者口中,它被稱為萬磁之母,簡稱瓷母。
但它的模樣就有點不敢恭維了:單單放大每個小面來看,確實都還算精緻美觀;但視角拉遠,只見一層層毫無關聯的顏色和花紋堆砌在一起,腹部繪著“三陽開泰”、“吉慶有餘”之類的土味年畫,整個瓶子花裡胡哨,猶如歷年春晚小品集合,充分展現了乾隆“不求最美,但求最炫”的暴力美學。
是乾隆的農家樂審美的絕佳代表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