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一沉,告誡道:“若有甲、矛長兵,卻不可私藏,不然定要問罪於你們。”
里正道:“多謝明府提點,升斗小民哪敢犯禁。”
阿萁大鬆一口氣,一塊大石落地,順道將徐明府的面貌記在了心裡,那徐明府也看了阿萁一眼裡,思索著僧會好似這個小娘子主事,明明是個膽大妄為的,對外倒穩得住,不曾越過其父、里正強出頭。
歸途施進大讚道:“明府真個通情達理的父母官,比好些富戶還要隨和。”
里正也笑道:“徐明府來桃溪,春汛急時,親到田間檢視水利,斷案也公正。”
施進道:“別地貪官汙吏欺民,我們實是有好運道。”
阿萁與江石偷換一眼,默默不語,也是這個通情達理的徐明府,一手炮製了付家案討好京中貴人,過後不依不饒,又使付家鋪面無商戶接手,盡被親朋掌櫃私下騙去,以至付家家破。
江石心道:這徐明府真是正正反反的兩面人物,又擅於細處捏錯,他問罪付忱交結匪類,付忱也確實與遊俠好漢有交。他爹在三家村外看到小船,許真是哪個江湖人士與付忱。
“江阿兄?”阿萁偷喚一聲。
江石安撫一笑,轉而問道:“萁娘,這把刀你有什麼打算?”
阿萁笑回道:“既是前朝古物,說不定就是邪物,後日百僧做法,就由僧人出主意,是祭是埋是毀。”
江石笑道:“也算師出有名。”
他們一行人回到三家村,施家上下都鬆了氣,只施老孃看那刀越看越不吉利,還道:“亂家邪物,哪裡拿進家中的。”
阿萁無法,只好尋一個木架,將刀仍帶到荒地處,左右夜裡有人,不怕被人偷去。
連夜將地平好,次日一大早,施老孃又與幾個村婦將高桌一一在荒地上擺開,江大拉了好大一個香槽過來,擺在正當中,控了山中松泥填好。施家又借了江家後門,另起兩處爐灶,一處做素齋,一處做尋常飯令。
施家買的油鹽醬醋,肉蔬乾果一併都搬到江家,為著取用便利。衛煦 又送了柴火來,衛小乙與江大搬了一個大缸,滿挑了水,省得明日要去村口打水。
僧人未到,就有訊息靈通的貨郎前來村中打聽,得知真有法會,便笑道:“那我明日挑了貨擔來,湊一湊熱鬧。”
村中有大膽人家,團了圓子,想著明日要是有生客來瞧僧會,說不得還能賣幾碗子貼補家用。
事事俱備,施、江、衛三家湊到江家說起明日之事,阿萁唯擔心村口碼頭。
江大一時心裡也沒底,三家村的碼頭就這般大,又不能吹口仙氣,更改面貌,道:“只能將就將就。”
衛小乙倒樂陶,道:“村中難得有這樣的熱鬧,我們在這發愁,村中頑童比過年還要高興,時不時地往宅地那跑。”
江娘子道:“明日還有忙碌,不如早些歇下。”
話雖如此,一干人卻沒一個能安睡的,阿萁天沒亮就已起身,還不曾梳洗好,衛煦已經過來,村中幫著撐船的也都過了來。阿萁忙遣了胡亂睡在堂屋的健僕去接各寺僧人。
一家人胡亂墊墊肚子,留了陳氏和小四娘在家看好門戶,各忙各的去。
到了天矇矇亮,接僧人的船已經歸來,千桃寺主持卻是沈拓親送來的,隨來還有幾個富戶,雞鳴未消,碼頭處已是船隻遍橫,好些堵在江中央,靠不得岸來。
第134章 線香揚名
三家村一如滾開的沸鍋,熱騰騰、鬧喧喧,江大在碼頭引船,嗓子都給喊得劈了,又拖了里正的大子讓他引江中的船另去蘆葦蕩的淺灘泊靠。
荒地上僧人相互稽首,有往來密切的自是親和,有往常生疏的互別錨頭。施進硬著頭皮招待招待僧人,一頭招呼了這個高僧,一頭又落下沈拓,好在沈拓不在意,反倒幫著施家招待,千桃寺乃當地大寺,主持有名望,幾寺的僧人見他親至,一時放下嫌隙唯他馬首是瞻。
施老孃和里正一道與眾僧說起荒地怨邪,里正心細,還抄了縣誌上三家村舊年奇說,又引眾僧人看荒地那把滿是鏽跡又隱見鋒寒的寶刀。
千桃寺主持唸了聲佛號,斂下眉目,道:“前朝末代,怨魂遍野,孤魂流離無所歸處以至生怨生愁起,佛度眾生,亦度前魂。”
施老孃連忙謝過,阿萁偷偷使了使眼色,施老孃會意,從一邊堆起的線香裡抽出幾支,拿燭火點燃,甩滅明火,插在當中擺著的香槽,又叫施進、阿萁也進幾支香。施進毛手毛腳,取香點燃胡亂往香槽上一插,阿萁緊隨著也點了幾支香。施老孃又唸叨幾句,替陳氏、阿葉、阿豆、小四娘都一一代點了幾支。
那香槽頓時插上了一大簇的線香,青煙嫋嫋,瀰漫四散,煙燻火繚之際又似有感應天靈之禪意。千桃寺主持看這戶人家使的香與眾不同,不由就在心中留意。
施老孃又輕咳一聲,與眾僧道:“老婆子家中備了各樣紙燭,一應都在這張桌案上,諸高僧看看要是有缺漏,立去備齊。”
一眾僧人看到整整齊齊碼在案上的蠟燭線香,那線香一支一支,少說也有幾千來支。清水寺離三家村近,施老孃又常在那拜佛,寺中僧人識得她,將線香左右看了看,這才笑道:“老善人,這香雖與香丸不同,一場法會應用不完這麼多香。”
施老孃與阿萁套好詞,假笑道:“唉喲,這不是聽說香能安魂,再者老婆子家裡正要辦香坊,最不缺的就是香,不拘是村中哪戶,有心的都可上支香,藉藉法會,祈個福願。”她平時一個敬佛之人,講這話很有些心虛,又想著自己往日燒香祭佛的,求的就是家宅平安,錢財無憂,如今也算得償所願,定是我佛照顧,遂她心願。
清水的僧人法號法明,聽了施老孃的話微微一愣,也留意起這線香,他們做法會,燃香淨穢,與同寺僧人領了一張高桌,鋪好佛布,擺好法器,一人抽一支香在手中。
千桃寺主持寶相莊嚴,慈眉善目下卻滿是精光,不動聲色看了眼與施家人一處的沈拓,搖搖頭,輕笑一聲,也叫眾僧布桌持香,一理法衣,一手搖著法鈴一手持香領眾僧邊吟誦經文邊繞著荒地緩布慢行一桌。
百僧共著法衣,持法器頌經文,聲勢頗為壯觀,眾口同聲下佛音層層遞開,有虔誠跟著禮了禮佛禮,一時間裡外三層都擠了圍觀的村民。
閒散無事的富家子弟,攜妻帶僕,撿起高地圈出一塊,拿幔布圍了,叫僕從擺好菜酒,大為自在地看法會。幾個貨郎與賣吃食的在外頭放下挑擔,貨郎那引了好些村人買雜物,吃食擔煽爐生火,包餛飩,煮甜湯……外來客早早坐船來看熱鬧,腹飢嘴荒,尋摸過來買碗湯,要幾個餛飩。又有賣鮮果的挎著竹籃兜賣脆梨、酸桔,這邊老實地做著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