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藥,想來其他東西也能發明且發展。
看趙晤似乎陷入了沉思,杜錦寧趕緊對吳證等人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幾個人就這麼站在那裡靜靜地等著趙晤自己清醒過來。
過了好一會兒,趙晤才回過神來。
他看看手裡的瓷器,他問道:“這就是你送朕的生辰禮物嗎?朕非常喜歡。”
“不,臣妹送的不是瓷器,而是燒製瓷器的方法與窯口。”
這一下,趙晤和吳證又被震住了。
他們即便不是做生意的,都知道能製造出這樣精美瓷器的窯口會有多賺錢。這可比茶山上的茶葉要賺錢多了。杜錦寧把這麼賺錢的生意就這麼白白送出去,她到底想要什麼?
趙晤一下子想得就有點多。
他實在想不出杜錦寧現在還缺什麼。身份有了,嫁了個好夫婿,無論是她自己還是齊家,都不缺錢——缺錢就不會把這麼賺錢的窯口送給他了。
他乾脆直接挑明瞭問:“皇妹想要什麼?”
難道她還有什麼罪要贖不成?或是為她的親戚求情?
“臣妹想要這窯口的一成股子。”杜錦寧道。
“一成股子?”趙晤越發不明白了。
不送給他,這窯口全部都是她的;現在送給了他,她卻求他再給她一成股子,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杜錦寧點點頭:“臣妹問過陸先生他們了,日苯現在還沒有精美的瓷器。有了茶,就得有精美的瓷器相配。想來這些窯口燒出來的瓷器不僅受大宋人的喜歡,外國人也喜歡。也就是說,這市場很大。”
究竟外國人喜歡中國的精美瓷器喜歡到什麼程度,大宋的遠航船多出幾次海,趙晤就會明白了。
他們喜歡瓷器喜歡到直接用“瓷器”china 來代稱中國的地步。
這樣大的一門生意,她怎麼敢留在自己手中。懷璧其罪,她又不缺錢,何必因為貪心罪自己於危險之中呢?
之所以將這些瓷器創制出來,她一心只為大宋繁榮昌盛,而不是為了賺錢。
這錢燙手,她不想要。
☆、第八百四十二章 開鐮收割
弄明白杜錦寧是真要把賺錢的景德鎮窯口送給自己,趙晤還是不敢置信。
這世上,真的有人嫌自己錢多嗎?
“到底是為什麼?你要把窯口送給朕?”趙晤也不想猜杜錦寧的心思,直接就開口問。
要是現在杜錦寧不說,以後她再拿這件事來向他要補償,他可就沒那麼好說話了。
身為靠奪嫡上位的皇帝,他最討厭有人對他耍心眼子。
杜錦寧雖然私下裡也有手段,但她更喜歡坦坦蕩蕩做人,做事風光霽月。
她坦然道:“皇兄,我家裡的事您也清楚。我三個姐姐都出嫁了,日子過得還不錯;我娘出身農家,一輩子節儉慣了,我留給她的錢財就足夠她豐衣足食地過完下半輩子了。”
“而我自己呢,有您賜給我的食邑與公主府,有幾處茶園,還開了幾家書鋪與花店,再留下一成的窯口股子,我又不是生活奢靡貪圖享受的人,這些錢財就夠我花用了。就算以後有了孩子,我只要把他們撫養長大就算是盡到了責任。至於他們要過什麼樣的日子,自然由他們自己賺去,難道還等著我給他們留下萬貫家財不成?”
她笑了笑:“更何況,駙馬他還有俸祿和財產呢。養老婆孩子,難道不是他的責任嗎?我完全不愁吃不上飯。”
這話說得趙晤哭笑不得。
作為大宋唯二的長公主,他這個做皇兄的難道還能讓義妹吃不上飯?要不要講得這麼悲慘?
不過杜錦寧要表達的意思,他是明白了。
果然,杜錦寧接著道:“對於錢財,我知足長樂,不想因為這個陷自己於危險境地。如果不是想讓大宋多賺外國人的錢,讓大宋更加繁榮昌盛,我根本就不會花心思去叫人燒製什麼青花瓷和粉彩瓷器。財帛動人心,如果我把窯口留在手上,絕對會有人眼紅對我使絆子要置我於死地的。我倒不是慫,是覺得沒必要。”
她看向趙晤:“所以臣妹想把這幾口窯送給皇兄。不過辛辛苦苦讓人試驗了一兩年,也費了我老多的成本,我不想賺錢,總不能讓我虧錢吧?所以才向皇兄要一成的股子。”
這老實不客氣的說辭,把趙晤逗笑了。
一笑之後,湧上來的就是滿滿的感動。
他跟那被養的蠱王一樣,一路拼殺到現在,身邊無時無刻不充斥著算計。所以像齊伯昆這樣一心為國、一心為他好的忠心老臣,才會讓他覺得彌足珍貴。
而現在,為數不多的臣子裡,又多了一個杜錦寧。杜錦寧雖是女流,但趙晤從來都是把她看成自己的肱骨之臣。以前是因為她的能力,現在又加上了她的一片赤子之心。
雖然杜錦寧獻出窯口有一點自己的小心思,但這小心思坦坦蕩蕩地說出來,就越發顯出杜錦寧的赤誠與光明磊落,也更真實可信。
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人說的話,才是假的。人怎麼可能沒有半點私心?
“好,你送的壽禮朕收下了。”他道。
杜錦寧欣喜:“多謝皇兄。”
趙晤見她的神情真摯,沒有半分作偽,心下也很歡喜,打定主意把這份情記下,以後杜錦寧遇到什麼事的時候,他再做補償。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吳證在旁邊看著,越發佩服杜錦寧。
他佩服杜錦寧對於錢財沒有半點貪心,更佩服她寬闊的胸襟,心懷天下。
一般人,就算知道把窯口送給趙晤,既避了禍,又得了皇上歡心,也不一定能下得了這個決心。杜錦寧一個年紀輕輕的姑娘,卻比許多男人都強太多了。
從莊子回京城的路上,他禁不住又跟趙晤舊話重提:“皇上,寧國長公主她真是一心為了大宋好啊。也唯有這樣的人,才能一心一意為百姓黎民著想。現在水稻眼看就要豐收,臣以前提議讓長公主做大司農,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這件事,朕要先徵求寧國的意見。如果她不反對,朕會在水稻畝產出來的時候向朝臣宣佈。”趙晤道。
吳證頓時一喜。
趙晤說的是向朝臣宣佈,而不是提交朝臣商議,可見是下定了決心,完全不去考慮朝臣們的意見,要以強硬的手段將這個結果直接公佈。
現在的皇上可不是以前的皇上了。
以前皇上要做什麼,還得看世家的臉色,如果世家反對,他想做什麼都不一定能獲得透過;可現在世家勢微,皇上一言九鼎。只要他心意已決,朝臣根本就不能反對他的決定。
趙晤雖然這樣說,但水稻產量沒有出來,提這件事還是太早了。他就算要給個官職給杜錦寧,也得杜錦寧真真切切地把成績拿出來。如果水稻的產量沒有七石,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