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108

熱門小說推薦

剩下的。”關嘉澤補充道。

章鴻文鬆了一口氣。他們家積蓄不多,但二十兩還是能拿得出來的,跟杜錦寧分一股正合適。

杜錦寧手裡不僅有袁修竹給她的二十兩,還有她賣話本的錢。因為擔心茶館要用錢,她一直沒敢還章光義銀子。不過她沒打算多要,自己已佔五成了,不能太貪心。

“你先決定。”她對章鴻文道,“我有五成股子了,也沒多少錢投到這茶館裡來。”頓了頓又建議道,“我這裡有你們家的十七兩,你看看你還能拿出多少。”

章鴻文猶豫了一下:“還是要半股吧。”

“你還是要一股吧,拿二十三兩銀子出來就行。”杜錦寧問他道,“拿得出來吧?”

她勸章鴻文要一股,也是有用意的。大家是朋友,一起開茶館,結果等賺了錢,分錢的時候,大家拿得都挺多的,只有章鴻文分到手的錢很少,那多尷尬?

章鴻文想了想,還是點了點頭,旋即又搖頭:“那十七兩你不用急著還,我只要半成就行了,真的。”

“一成。”杜錦寧幫他拿主意,“我這裡你不用擔心,能還上。”

她轉頭對關嘉澤和齊慕遠道:“那就這樣,我五股,你們兩人各兩股,章鴻文一股。當然,文書今天咱們先別擬,你們回去跟大人商量後再定。”她想了想,“再給我四天時間,我把話本寫好,四天後中午你們散學的時候再來這裡籤文書。之後茶館就可以開業了。”

大家都沒有異議,見時辰不早了,便散了夥,各自回家。

接下來四天,杜錦寧除了每日去一趟關樂和那裡,讓他輔導自己一個時辰,剩下的時間擠一些練字,其餘的都在寫話本。

她得把第一回寫完。

“先生,這是我寫的話本,想請您幫我過過目,看看有沒有犯忌諱的地方。”這一日,杜錦寧把寫好的兩冊話本帶去給關樂和看。

幾千字的話本,關樂和看得倒也快。那邊杜錦寧把字練完,他已將話本看完了。

“這真是你寫的?”關樂和揚著手裡的話本,都有些不敢置信。

原先杜錦寧寫的話本,他也看了,不過是一些離奇的故事,想象力豐富一些的話,杜錦寧能寫出來也不是不可能。

可眼前這話本就不一樣了,雖只有薄薄兩冊七八千字,但卻只是個開頭,恢弘大氣的結構、複雜的背景、眾多的人物,他還是能看得出來的,這就不是先前那幾本小故事那麼簡單的了,需要強大的故事駕馭能力。

這實在是讓他難以想象是杜錦寧這樣的小孩子寫出來的。

“是的,先生。”杜錦寧心裡汗顏,可還得厚著臉皮承認下來。

關樂和看向杜錦寧的目光極為複雜。

他到底收了一個怎樣的妖孽做弟子啊!

杜錦寧被他看得頗不自在,趕緊打斷他的思緒:“先生,這話本,可有問題?”

即便儘量地把背景給虛化,但杜錦寧還擔心有問題,便在話本的前頭加了一個序,說這故事是從海外歸來的人口中聽來的,在海外,就有這麼一個跟大宋風土人情極為相似的國家,在那個國家裡,曾經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裡面的金人韃子等稱呼,她都改了名稱,對於這些國家的描述也改了改。

“沒問題。”關樂和將話本合攏,遞給杜錦寧,“好好寫,先生等著看呢。”

“真的?那太好了。”杜錦寧高興起來,將話本放好,便準備告辭離開。

“等等。”關樂和忽然叫住她,“你們那個茶館,我聽關嘉澤說了,你佔五成份子?”

說著他似想起了什麼,起身進了裡間。

杜錦寧的心就提了起來。

是不是關樂和覺得這分法不公平,她太貪心了?

她站在那裡,頗為忐忑。

不一會兒,關樂和出來了,手裡拿著一張銀票,遞到杜錦寧面前:“這是先生借你的四十兩銀子,不用推辭。等你們的茶館賺了錢再還我。”他指了指杜錦寧手裡的話本,“先生看好你的話本,茶館的買賣一定會好的。你只佔五成份子,吃虧了,多要一成。”

見杜錦寧有些傻愣,他又道:“你別擔心關嘉澤那小子,他不缺錢,跟章鴻文一樣,拿一成份子就足夠了。這茶館,你出話本,齊家出人出力,多佔些是應該的,關嘉澤和章鴻文兩個,也不過是沾你們的光,沒理由跟你們一樣。”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宋好商販杜錦寧

“這……先生,我不能要。”杜錦寧連忙擺手,不接那銀票,“我佔五成都已經很不好意思了,哪能再多佔?這不成的,就照原來的分法。”

任關樂和怎麼勸,她都不肯改變主意。

關樂和最後無奈:“那就讓齊慕遠佔三成吧,關嘉澤一成就好。”又道,“他被我寵壞了,有些不知世事,啥都不懂,你們平時多關照他一些,別跟那渾小子計較。”嘴裡說著,心裡則下了決心,要好好教導關嘉澤,別到頭來養成一個不懂稼軒的紈絝,這樣就對不住兄長了。

關嘉澤性格大氣爽朗,為人正直,學業也優秀,關樂和對他還算滿意。直到這一次跟杜錦寧他們開茶館,關樂和這才發現他在稼軒方面有問題。

不止是關嘉澤,似乎書院的很多學子都存在這種問題。一味地念書,一味地學習四書五經,其他的啥也不懂,要是考不上功名,走出書院,就成了什麼都不懂的廢人、書呆子。看看合夥開茶館的這四人就知道了,不說關嘉澤,便是章鴻文也是;而沒在書院裡一味埋頭唸書的杜錦寧和齊慕遠,表現就好很多。

思索著往後如何在書院裡增添一些課程,關樂和看向杜錦寧的目光就越發滿意。

這個學生,哪哪都好。

杜錦寧可不知道自己一時心血來潮,為了賺點錢跟關嘉澤他們合夥開個茶館,就為博閱書院的學子們帶來了新的壓力,增添了一門新的課程。她答應一聲,見關樂和沒再有別的吩咐,便告辭離開了。

出了書院,她沒有回家,而直奔菜市場。

家裡幾個都是個歇不住的,前兩天陳氏跟杜方菲忙著開墾田地種蔬菜,杜方苓和杜方蕙則做了豆腐和豆乾,拿到市場上賣。杜錦寧忙著寫話本,也沒空理這些。今天沒什麼事了,她打算去市場看看兩個姐姐的豆腐和豆乾賣得怎麼樣了。

大概是因為快要過年了,儘管此時已快到中午了,市場裡還很熱鬧,很多的鄉下人拿了雞鴨來賣,賣各種食材的人也多了起來。

杜錦寧在市場裡找了好一會兒,這才找到杜方苓和杜方蕙。

她們兩人挑了一擔籮筐,兩個籮筐上面各放著一個竹編的簸籮,一邊放著嫩豆腐,一邊放著豆乾。不過因為過年做豆腐來賣的人比較多,她們擺攤的這一行就有好幾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