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部分 四十歲的女人最困惑(2)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四十歲女人家庭生活困惑 四十歲的人生最令人頭疼,上有老,下有小,不大不小,經濟生活的壓力,事業的升級衝刺以及情感的種種變化和動盪都在你身邊搖晃。營造一份家庭的溫暖,費盡九牛二虎的心思,隱忍十分的寒冷和傷痛,也不盡然都是歡笑,玫瑰香而帶刺,百合淡而味輕,蘭花嬌貴需用心去養,花好看不耐看,月易圓卻不常圓。四十有憂啊!四十之人是有點累,四十歲的人都是事業和家庭的頂樑柱,都有著這份無比深切的體會。四十歲的人,有了事業和成功擔心失去,平平淡淡無建樹又恐懼未來,再不努力什麼都不屬於你這種感覺日趨漸近。只有緊迫感,也有勤奮是遠遠不夠的,這是一個智慧的社會,是一個知識的社會,頭腦智商與情商和機會的把握才能助於成功。別把自己熬得精疲力盡,別總是在無奈的現實裡苦苦掙扎,別沒有技巧的只懂苦幹,別在早晨精力充沛地跑出家門,晚上有氣無力地回家。困惑來源於成熟和體驗,只有困惑才能不惑。 子女帶來的衝擊和困惑 困惑也來自孩子的教育。長輩說一家一個孩子,教育上不允許失誤,否則無法彌補;社會說把孩子視為私有財產,望兒女成龍成鳳是父母的普遍心理;而孩子們卻說:我們不要這樣的家長……這樣一來,搞得四十歲女人緊張兮兮的,惟恐自己被推入不合格母親的行列。可是想合格何易?讓孩子學習,不符合鬆綁減負。不學,都面臨中考、高考了,況且現在的用人單位哪家不是明確要求學歷和畢業學校呢?這是一封孩子寫給媽媽的信,信的內容反映的是一個母親和一個女兒之間在認識上的距離。 媽:好久沒有給您寫信也沒有跟您通電話了,還真有點想您。您寄來的藥我都收到了,也都吃了,只不過有點苦,其實是很苦而已。媽,其實有些話在電話裡說不明白,只能在信上寫,有時候,您給我的精神上的關懷實在太少、太少,但我有時又不得不承認您的確是位好母親。儘管您不太會精打細算,不擅於居家過日子,但您可算是一位馳騁在商界上的女強人(至少您是這樣希望的),為女兒做出了榜樣,於是,您為女兒決定了一切:考重點——上名牌大學——去國外,然後成名。就算我說錯了,但這些您都曾經想過,希望過,不是嗎?話又說回來,世上哪個母親不疼愛自個兒的孩子,有哪個母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功成名就,也許“望子成龍”的期盼是家長對孩子的愛的一種表現手段,可家長在期盼的過程中,卻絲毫髮現不了他們的作為給孩子帶來的痛苦——因達不到父母的期盼隨之而來的痛苦。 為別人的理想而奮鬥,似乎像是為別人而活,真的是很痛苦,也許您會說我說的話太重了,那我總能說一句,您永遠不會知道那樣的感覺。有時,您不得不承認,您太不瞭解您的女兒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您的女兒也在變化,她的思想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她已經不再那麼單純,因為她懂得了世間人與人之間的友好與險惡,她決定不再盲從地隨聲附和,因為她要走自己的路。我有一個朋友說過,走在自己彎曲的小道上,總比走在別人平坦的大道上來得有意義,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您認為呢?我認為,一個母親對她孩子的愛應該表現於讓她的孩子過得快樂,而不是去壓抑他們。 我是一個平凡人,但又不同於同齡人。我比他們更早地接受了歲月的打磨以及風雨的洗禮,有時候我覺得他們太膚淺,又有時候我覺得他們好幸福,搞不清是嫉妒還是羨慕,總之,是一種異於常人的心理。 媽,好好想想,從出生到現在,我們在一起談心的次數幾乎是手指都能數得過來,我並不是責怪您,相反我能理解您,您是為了我才這麼辛苦,想為我打造出一片天地。同時,您也希望自己能夠做得最好,走向成功。可是,您知道嗎?如果真有一天您成功了,您就會發現自己所需要的,根本不是什麼成功!而女兒所需要的,也不是什麼出人頭地!看了這些,您也許很難理解:誰不想出名呢?女兒就不想。女兒想和您在一起,每天工作、學習,不愁吃穿,快快樂樂地生活。女兒也有自己的愛好,並且會盡全力做好它,但不是為了出名,只是出於對該事物的一種喜好。我有一個朋友,他是一箇中考失敗者。但並沒有落榜,只是考了個重點學校的自費而已。他告訴我,“人嘛,總要向前看,雖然我們可能是最終失敗,但在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永遠會是勝者。”他還說,“只要你付出,就算到頭來一場空,也無怨無悔。你試過了嗎?努力過嗎?用盡全力了嗎?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請繼續,直到中考走出考場的那一刻都不要放棄。相信自己,給自己自信與光明,用自己的汗水換取你的成績。你的夢想,在那多雨的季節你會收穫的,那份屬於你的沉甸甸的果實。”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告訴您,我的夢想,我自己會努力,好了,不多寫了,我的手都酸了。不管怎麼說,我都要謝謝您,因為您是我的媽媽,您生我、養我。自己的夢自己圓。 祝您開開心心everyday!Ihopeeverythinggoeswell! 您的女兒 這是一位初二學生寫給她遠在外地工作的母親的信,我們不難看出,現在的孩子非常有思想,有頭腦,有個性,對自己的未來生活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他們不習慣於我們的安排,或是我們的言傳身教,他們在吸收我們的長處時,完全有自己的未來,如果用我們的方法去引導,效果可能會非常好,如果強加給他們我們這個年齡的意識,那才是自尋煩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