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進入隆冬時節,桐川城內外,大雪紛飛,北風凜冽。龍門鎮街上熙來攘往的人,都是一身厚厚的棉衣棉帽;任平生在火爐旁日夕打鐵,至今仍是剛來時的一件青衣。
小鋪子已經掛上了招牌,那是任平生親自書刻的一塊木匾,木匾上“金刀記”三個凹刻大字,隱隱有與鎮上最大的“金鋒號”分庭抗禮之意。
那牌匾的角落裡還有一個普通人無法看懂的古怪符號,既像一個上古金文大篆,又像是某種符籙。總之,這段時間關於“金刀記”的傳聞,玄之又玄。
有人說金刀記是佔了字號上的便宜,跟金鋒號形神相似,容易讓人混淆,於是分走了金鋒號的部分客人。但這個說法一出,便即引起噓聲一片。發出噓聲的,都是買過金刀記刀具的百姓。自從金刀記收了個青衣學徒之後,打出來的各式日用刀具,冠絕全鎮。而龍門鎮之所以打鐵鋪林立,各種打造鐵器,主要還是流入桐川城中。
龍門鎮打鐵鋪,是整個桐川城鐵器兵刃的主要來源。
如今整個桐川城,最為有名的日用刀具,金刀記稱第二,也沒人敢稱第一。跟煉鋒號不同的是,金刀記從不打造賣價更高的刀劍和其他兵刃。然而最初幾批刀具銷往桐川城之後,曾有兵家門庭購買,有百夫長以上品階的將領言道,金刀記的菜刀,用的實際上是打造上好刀劍的工藝,只是工序的繁複程度不同而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