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策立美聯儲的前哨戰:1907年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1903年,保羅將一份如何將歐洲中央銀行的“先進經驗”介紹到美國的行動綱領交給雅各布·希夫,這份檔案隨後又被轉交給紐約國家城市銀行(後來的花旗銀行)總裁詹姆斯·斯蒂爾曼和紐約的銀行家圈子,大家都覺得保羅的思想真如醍醐灌頂,使大家茅塞頓開。

問題是美國曆史上反對私有中央銀行的政治力量和民間力量相當強大,紐約銀行家在美國工業界和中小業主的圈子裡口碑極差。國會的議員們對銀行家提出的任何有關私有中央銀行的提案都像躲避瘟疫一般避之唯恐不及。在這樣的政治氣氛中想透過有利於銀行家的中央銀行法案比登天還難。

為了扭轉這種不利的態勢,一場巨大的金融危機開始被構想出來。

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開始大量出現宣傳新金融理念的文章。1907年1月6日發表了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為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的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5]

蒼蠅不叮沒縫的雞蛋,與1837年、1857年、1873年、1884年和1893年一樣,銀行家們早已瞧出經濟過熱發展中出現的嚴重泡沫現象,這也是他們不斷放鬆銀根所導致的必然結果。整個過程形象地說就像銀行家在魚塘裡養魚,當銀行家向魚塘裡放水時就是在放鬆銀根,向經濟體大量注入貨幣,在得到大量的金錢之後,各行各業的人就開始在金錢的誘惑之下日夜苦幹,努力創造財富,這個過程就像水塘裡的魚兒使勁吸收各種養分,越長越肥。當銀行家看到收穫的時機成熟時,就會突然收緊銀根,從魚塘中開始抽水,這時魚塘裡的多數魚兒就只有絕望地等著被捕獲的命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