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百七十八章 招攬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物理學家們為了闡明超導體的機理,提出了多種理論,包括1935年提出的,用於描述超導電流與弱磁場關係的London方程,1950到1953年提出的,用於完善London方程的Pippard理論,1950年提出的,用於描述超導電流與強磁場(接近臨界磁場強度)關係的GL理論;1957年提出的,從微觀機制上解釋第一類超導體的BCS理論……一直到現在,科學家開始提出透過量子相變實現超導的新機制:即量子自旋霍爾絕緣體的拓撲缺陷凝聚形成超導體。

這裡面,比較重要的就是GL理論和BCS理論。

GL理論是在朗道二級相變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唯象理論。

理論的提出者是京茨堡和朗道。

GL理論的提出是基於以下考慮:當外界磁場強度接近超導體的臨近磁場強度時,超導體的電流不服從線性規律,且超導體的零點振動能不可忽略。

GL理論的最大貢獻在於預見了第二類超導體的存在。

從GL理論出發,可以引出表面能κ的概念。

當超導體的表面能κ>1/√2時,為第一類超導體;當超導體的表面能κ<1/√2時,為第二類超導體。

BCS理論則是以近自由電子模型為基礎,以弱電子-聲子相互作用為前提建立的理論。

理論的提出者是巴丁(***ardeen)、庫珀(.Cooper)、施裡弗(.Schrieffer)。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