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比賽一無所知。
她看向在燙衣服亞歷克斯,操著有點生澀的英語問,濃濃的外國口音就飆了出來:“對了,能告訴我多一些這個比賽的詳細嗎?比如主辦方和評委。”
原主的母語為西班牙語,在搬來美國之前一直都沒什麼機會接觸英語,所以就算繼承了她的記憶包括語言,英語能力還是一般。至於林海意,她的英語大概早已經還給高中老師了。
亞歷克斯不明白為什麼一向隨隨便便的萊蒂忽然這麼關心比賽起來,而且他也不覺得她會知道時尚界的人,不過還是解-->>答了她的疑問:“主辦方是美國時尚設計師協會,共有三位評委,《時尚芭莎》的主編格蘭達·貝利、LV的藝術總監馬克·雅可布,和德國超模海蒂·克魯姆……”
萊蒂:“!!!!!!!!”
這麼牛逼的評委陣容你怎麼不早說?!
她猜,本來想靜觀她在時裝週上的表現的高層們在她對記者放出那樣“狂妄自大”的說話後就坐不住了。
“等等儘量不會說話。”馬丁的表情並未有多大的變化,給予了萊蒂一些信心,“讓我來應付那群傢伙。”
在前往會議室的途中,馬丁向她簡介了一下公司的結構。
一家經紀公司裡由很多不同的部門組成,撇除法律部、財務部這些跟萊蒂關係不大的部門,與模特兒直接有關的有研發部、業務部和宣傳部。
研發部包括企劃部和製作部,業務部包括最重要的模特經紀部,馬丁就是隸屬於此。
而她要去見的人,是屬於行政管理層的人,其中馬丁讓她注意的是WOMEN紐約分部的總經理,就是這家公司最大的決策人,所有部門都要對他——哦不,馬丁用的是“她”——一個人負責。
萊蒂樂觀的想,要引起她的注意也是不容易,而她做到了。
馬丁敲了三下門,對萊蒂點點頭就推門進去,她緊隨其後。
會議室坐著三個人,兩男一女,氣氛有些嚴謹,中間那個四十歲上下的棕色長髮女人,應該就是那位總經理了。
時尚界裡不少坐上高位的女人,比如這位,又比如“女魔頭”安娜·溫圖爾,美版《VOGUE》的主編。
時尚產業主要為女性服務,換過來女性有相當的話語權,在模特圈裡更是重女輕男,女模的酬勞往往比男模要高出許多。
常常說超模超模,有聽過哪個超模是男的?
萊蒂在打量他們的同時,他們也在打量萊蒂。
很快地,那個女人就收回了視線,轉向了站在前面的馬丁,揚起一個意義不明的笑容:“她就是你挖回來的寶藏?”
她的經紀人雙手放在身前,頷首道:“如你所見。”
萊蒂臉不改色的聆聽著他們的對話,如果她先表現出怯場,馬丁就等於輸了一半,她不能拖後腿。
“告訴我這不是你的主意。”女人頭痛的揉了揉眉心,她情願是那個女孩擅作主張又不願意相信馬丁居然會這樣衝動。
然而,馬丁卻大方磊落的承認了,沒有一點猶豫:“這就是我的主意。”
“馬丁,我知道你已經很久沒有帶過客戶了,可是我怎麼都沒料到你竟然會犯這樣的老糊塗?”女人語氣一轉,“你已經毀了這個女孩的生涯,也毀了你自己的。”
顯然,她認為馬丁所採取的公關手段無疑是自挖墳墓,為了短暫的曝光率而把這個女孩推出去送死。
“米勒小姐,你可不能這麼快就下判斷。”馬丁直視她的眼睛,氣氛一下子就繃緊起來,“一切等到巴黎高定時裝週過後再作評論也不遲,不是麼?”
叫米勒的女人張了張口,想說什麼,可是想到他曾經是娜奧米·坎貝兒的經紀人,能力無容置疑,又停頓了一下。
“公司不會浪費任何資源在一個沒有價值的模特身上,這點相信你非常明白。”她斬釘截鐵的道,“而你已經把自己逼到懸崖邊緣了。”
“是的,我……”
“我會給你們帶來
回報。”一直靜靜的站在馬丁身後的黑髮姑娘倏然開口。
會議室裡的視線一下子就全集中在她身上,就連馬丁的神情都沾上了幾分訝異,沒料到她會在這個時候插話。
作者有話要說:還有一章晚上十二點前更新!
萊妹沉迷事業,男主再次消失......
跟大家說件慘事,我國慶只放一天的假……
第167章筆給我
不說還以為是超市促銷大減價了, 這人流像是在排一家奢侈品店嗎?!
《今日美國》的記者觀察了一下,發現排隊的有接近八成都是年輕的女性,他提著相機和錄音筆,隨機找了兩名女性採訪。
“你好,我是《今日美國》的記者。”他出示了自己的記者證, “你們這是要進去購物嗎?”
一個看起來只有二十歲不到的女生說:“對, 我們也沒預料要會有這麼多的人。”
“所以你們有購買奢侈品的習慣?”
面對著鏡頭, 她有些靦腆的回答:“沒有, 我是為了今天開售的Versus而來的, 我家就在附近所以我放棄了網上購物。”
“為什麼呢?你不說你沒有購買奢侈品的習慣嗎?”
“其實是我買不起啦, 但我聽說Versus的價錢比較親民, 而且這個系列萊蒂西亞·洛佩斯有參與設計呢,我是她的粉絲。”
因為一個模特的個人效應而令慕名而來的粉絲塞滿了店裡店外, 記者入行了這麼久還是第一次看見這種事情, 但發生在萊蒂西亞·洛佩斯身上好像又沒什麼好奇怪的。
她令模特這個職業變得“明星化”,人們除了追影星追歌星之外還可以追超模。
因為經理希望可以確保每一名顧客都可以享有一次滿意的購物體驗, 連實體店都實施起人流管制來,一次只讓小部份的顧客進去,待店裡的顧客都走得差不多再放另一批人進去, 那個接受訪問的女生最後等了一個多小時才能夠踏入範思哲的門口。
同日,美國版《VOGUE》在官方網站更新了一篇文章,在一小時內吸引了近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