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官員的面子了。
不過幾個伺候的人,不喜歡養在後院兒就是,左右不過幾個玩意兒而已。
這些年他們送了不少人出去,可沒見有哪位主子還送回來的。
蘇培盛重話說了後,看著這些人變臉心裡冷笑一聲,這給主子爺添堵不收人還變臉,這些個官員以為自己是誰?
不過蘇培盛還是嘆了口氣接著說道:
“何況你們送人進來,我們爺也有壓力的。”
“壓力?難不成是因為你們側福晉?”
昨兒這剛送進去就有人送訊息出來,說四爺的側福晉把人安排幹粗活兒去了。
這四爺的側福晉只怕是容不下這些人,然後給四爺吹了耳邊風?
聽說這位側福晉自從進了四爺的後院兒就一直得四爺的寵愛,這麼多年盛寵不衰,身邊還養著一位阿哥,甚至近兩年是獨寵。
“我們主子爺可不會因為後院兒的女人而影響決定的人……”
這不是說主子爺被女人影響?膽兒肥了吧這些人?蘇培盛給他們記了一筆!
就算是側福晉,蘇培盛也肯定說不是,側福晉可是主子爺的心尖兒肉,是主子爺不想側福晉不開心好不好?
“那是為何?”
這些人可不相信,已經認定了是那側福晉的關係。
他們打算等蘇培盛走了之後散播些流言,這害得他們一番心思落空,他們當然是不想就這麼算了的。
他們安排人進去一來是打算討得四爺的喜,給他們美言幾句吹吹耳邊風。
二來是可以在各皇子府裡安插眼線,現在未必用的到,但是要防範於未然啊!
“哎!我們爺雖說貴為皇子也有自己的難處的,這養家餬口一大家之人,三年一大選加上小選,府裡進了不少的人,這進人之後伺候的奴才是少不了的,畢竟主子們金貴都得好好的伺候的。”
“再加上皇子們之間送個人什麼的都很正常,可這人多了奴才也多花銷也多啊,你們說這要一直這麼下去我們爺吃得消嗎?”
“你們是外人,不知道我們府上的花銷有多大,便是你們送來了絕色,我們爺如今也是不敢再收的了,哎!”
蘇培盛把主子爺交代的話一通說了出來,至於這些人信不信就不關他的事了。
免得這些人把鍋扣到側福晉頭上,惹的主子爺不高興。
“……”
這說的他們一愣一愣的,這是真的還是哭窮?
那話的意思是說四爺不缺美人兒,但是缺銀子?
皇子缺銀子?這話簡直是天方夜譚啊!
難不成他們沒送對東西?
幾人對視一眼,再看蘇培盛笑的很自然,彷彿他的話是隨便說說一般。
但是他們卻不敢忽視,原來如此啊!
私下裡有京城的官員說四爺表面冷麵無情,私底下其實很好收買,送進去的孝敬是照單全收,原來是真的,四爺不缺美人兒缺錢啊!
所以,蘇培盛回去的時候空著手,美人兒沒有跟回來,當然蘇培盛懷裡揣得鼓鼓的東西自然不能讓外人知道的。
四爺把人送走了,胤祥和十四那邊自然跟著把人送了出去。
他們還小可不能讓這些女子虧空了身子,他們兩個可都沒成親,藉口誰不會找?
太子妃那邊的人倒是沒有送出去,留著幹苦活兒和送出去沒差。
胤祉和胤祺那邊轉頭把人丟得遠遠兒的,下面送人來是伺候人的,都有傳言這些人背景身家不清白了,他們還能留著嗎?
反正他們不缺伺候的人,留著在這邊幹活兒吧,等他們這一行人走了,他們就留在行宮裡面要麼就放出去。
此次送人的事就這麼過去了。
康熙可不管兒子們後院兒的事情,可心的就留下,不喜歡就送走,他們高興就好。
倒是胤禛擔心康熙對關寶寶有意見,把蘇培盛拿回來的孝敬做好了帳親自交到康熙手裡。
康熙看了一頭黑線,這真的是無時無刻在斂財……
本來康熙以為是那關氏妒恨不喜,胤禛才把人送走的。
這些人送的都是些上不得檯面的人,不是什麼重要的,索性胤禛後院兒也有人,出來也不止關氏一人,也就不想計較理會。
誰沒有個偏愛的?胤禛福晉是那樣的人,偏愛側福晉也沒什麼,只要他不是沒有原則的偏愛,只要不影響到辦差就行。
現在胤禛把東西一上交,康熙這才反應過來,原來胤禛打的是這個注意。
這些官員中也確實貪官不少,抓把柄什麼的康熙也很樂意。
捏著他們總好過換了他們再重新換新的,還要擔心他們同樣貪汙。
貪官總是除不盡的,康熙一直都知道的。
捏著把柄還能控制著他們,這樣他們不會像以前一樣肆無忌憚了。
本來受賄康熙很反感不贊成的,不過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縱容著胤禛的行為,這上交的次數多了,康熙竟然也習慣了,這是什麼心理?
本來關寶寶還想著到了行宮裡,休息兩天讓胤禛陪自己出去逛逛。
只是到了行宮胤禛反而沒有時間陪關寶寶了,這邊草原各旗旗主來覲見皇上,胤禛等人自然是要陪同的。
另外,那策妄阿拉布坦此次倒是派了策零世子前來,也一直表示對朝廷的忠心,就連各旗會盟後將士們和各旗之間的切磋也是中規中矩沒有絲毫差錯。
胤禛帶來的侍衛們確實比早些年的侍衛好很多,無論是單打獨鬥,還是群戰,賽馬什麼的都是如此。
尤其是群戰的時候,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配合非常默契,看的康熙眼前一亮,若是大清的將士們都有此等默契,那麼……
康熙想什麼眾位皇子不難看出來,但是皇子們想什麼大家都看不懂。
太子看著胤禛的眼神帶著審視,防備,忌憚。
就是胤祉看著胤禛也是忌憚不已,胤禛的能力本就出眾,現在竟然得了皇阿瑪的密令練了一支八旗騎兵。
策妄阿拉布坦的在旗勇士輸了,策零很是客氣自謙,沒有不服氣。
這讓在場的各位皇子看不懂,幾年前的策零多麼囂張?
幾年前那七公主被大庭廣眾之下射殺,此次這些人卻沒有動靜,是伺機而動還是其他?
瞧著那策零沒有動靜,康熙又在行宮觀望了半個月,他此次出門準備充足,不擔心這些人造反。
可人家現在沒有動靜,康熙也不能主動挑起事情引得草原各部的忌憚和恐懼不是?
此次出行本來做好了長時間的準備,到了現在一切事情照常進行,也差不多快到尾聲,該見的都見了,差不多該回去了。
只是,康熙沒有想到此次會有他預想不到的轉變,讓他痛心疾首。
熱河一行出了事,還是舉國的大事,朝廷險些動盪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