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翰林婉拒了她,她就要裝作毫不在意地接受。
她把韁繩交給別人操控,還自以為越走越穩,熟不知早就迷失了方向。
她相信家人朋友會給她安排最適合的路,很可惜,這條路上沒有她喜歡的風光。
從今日起,她再也不要做岐陽鄉君,再也不要逆來順受,隨波逐流,任人欺辱!
映枝雙手發抖,從李氏懷中起來,一把抹乾淚水,愣在那裡。
半響,她顫聲道:“娘……我、我可以,出門嗎?”
映枝深吸一口氣,卻越說越堅定,越說越不容置疑。
“娘,我現在就要出門。”她轉頭喊道,“穀雨,備馬!”
李氏一頓,剛要詫異地開口,就看見映枝的臉。
她眉尾挑起,雙目睜大,唇角緊抿,卻像在笑一樣。這是種自己從未見過的神采,好像畫龍點睛的最後一筆,生動得不可思議。
李氏心頭一動,伸手取過一旁的幕蘺,扣在映枝頭上。
“帶上這個。”李氏沒有問映枝要去哪裡,只是催促道,“快去吧。”
*
蔣翰林在蔣夫子的私宅裡留了飯,又跟著蔣夫子去女學收拾修復殘卷的草稿。他公務繁忙,準備還要回翰林院一趟。
蔣夫子坐在書舍裡,有點不甘心道:“阿兄明明知道,為何還要阻攔?”
“阿妹,你太過執著了。”蔣翰林嘆氣:“治學需嚴謹,岐陽鄉君是跟著岐伯,但她畢竟才及笄不久,也沒有什麼修復殘卷的經驗。”
“萬一鄉君說錯了字,會錯了意,你該如何判斷她說得是對是錯?這前兩篇不過短短三十句,此卷有上百句。錯本一旦流傳於世,豈不是辜負了先皇后的一片心血?”
蔣夫子沉默下來。阿兄手中的這些殘卷,其實本來都藏於女學書舍,是先皇后年輕時所收集,專門託付於她。而先皇后一薨,這些書都流到翰林和宮中的藏書閣去了。
宮中的藏書閣不提,翰林院的文人都不怎麼擅長修復殘卷,況且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誰做?大家都上趕著升官發財。
她求過阿兄好幾次,只希望能將殘卷借出來修復,先皇后沒有完成之事,她來完成。
蔣翰林看著他的妹妹,心裡悶悶的。他兩撇鬍子微動,最後還是道:“阿妹……你也莫傷心了,等鄉君的學識能和江大姑娘媲美,為兄……就給你剩下全本。”
蔣夫子苦笑一聲,默默點頭。
窗外的梨樹沙沙。
蔣夫子嘆氣道:“那為兄就……先走了。”
他剛要轉身,就聽見屋門咯吱一聲響。
女聲突兀傳來,清脆有力,好似碎玉折冰。
“請等一等!”
來人邁步進門,一把掀起頭上的幕蘺。
薄紗翻飛飄搖,青絲隨風擺動,露出她的一雙眼,亮如晨星。
作者有話要說: 首先感謝大家的支援,再者針對這幾天的評論統一回復解釋一下~
*
雖然剛剛下山很新鮮,但我覺得女主這種經歷,到山下來總要有個過程,在陌生環境裡一下子完美適應我寫著會感覺很奇怪。感情發展的話,男主一上來就愛上女主愛到要死很奇怪,家人看見陌生的女主就做個舔狗更奇怪,女主見到家人就無腦信賴也奇怪……【並不是說不合理,而是不符合我的寫作要求。】你或許想在第二章 看到,可我要到第xx章寫到,那就是不合你的口味了
*
再者女主需要成長,我不寫虐渣復仇,但不代表女主一輩子不長大。男主不是霸道偏執暴戾冷酷他真的就是普通的白切黑,會真心喜歡女主的白切黑……
*
我今天在文案上加了排雷。如果等不及或者想看那種一上來寵寵寵的文,其實jj有很多(小聲嗶嗶一句我也能推薦一兩本)。
但是我就是這麼寫的,如果你很失望就不好意思啦,總之感謝大家的支援~真心祝願大家都能看到自己喜歡文。
鞠躬~~
第15章
映枝的臉頰紅潤,好像剛剛跑過,微微喘著氣。
蔣翰林圓睜著眼,有些意外。小姑娘怎麼折回來了?
映枝行禮直言道:“敢問翰林掌院蔣大人,您不讓我繼續做殘卷修復,是因為我學識不如旁人,還是因為我太年輕?”
蔣翰林對這個有才有貌的姑娘很是欣賞,所以也格外寬容。
他笑眯眯耐心答道:“兩者參半。”
其實兩者都不是。殘卷存留在翰林院時間已久,岐陽鄉君是不可能進翰林的。但如果開庫取書送去女學,加上清點等活計,損毀殘卷的可能很大,一旦出了岔子,罪責難免。
很多時候不是他不想,而是權衡風險與得利,這是件不值得的事。
映枝狡黠一笑:“那我斗膽再問一個問題,您覺得今年殿試狀元詩才如何?”
今年的殿試狀元李元善,年僅二十,現在翰林供職,但這有什麼關係?
蔣翰林的鬍子動了動,心下疑惑,緩緩道:“元善詩才過人。”
映枝道:“我聽說他進了翰林院,這麼會寫詩的人怎麼沒被封將軍?”
蔣翰林聞言一愣,只當映枝年少不更事,搖頭笑道,“鄉君此言差矣,李翰林的確詩才過人,但要做將軍,需立下軍功。”
映枝眉眼彎彎:“那就是了。我並非要考狀元,也不是做將軍,更不去作詩,那他們也不能來修書。”
映枝忽然睜大眼問:“蔣大人十六歲時在做什麼?”
蔣翰林看著映枝清凌凌的眼,忍俊不禁:“那年本官剛及進士。”
“那就跟我一樣了。”映枝道。“蔣大人,我今年也二八,讓我修復殘卷吧。要是再等,我就要變成您這樣的二品大官。”
“不,說不定是二品夫人。那時候我也會向您此時一樣,每天都有好多事情操心,哪有時間想著殘卷的事。”
“況且,夫子給您看過我之前修好的書了,不是嗎?”映枝眸子燦亮,雖然在問,語氣中卻盡是自信的篤定。
蔣翰林啜了口茶,擱下茶盞,目帶欣賞道:“確有此事,鄉君果真不凡。”
不凡——
是啊,她竟忘了。
不凡,不僅僅會毫無世俗經驗的累積,與其他人格格不入。更意味著她擁有的,是世人從不曾窺得的學識與能力。
她受師父教導,她自幼長在岐山。
她永遠不能融入世俗之中,永遠不能和那些貴女一樣。
因為她生來不凡,她應當做的,更是不凡之事!
映枝思潮湧動,她微微揚著下頜,鹿眸不只是清澈,更像夜空中撒了碎星,風華盡顯:
“翰林見我不過二八年紀,可別忘了,我更是岐伯之徒。”
“我隨師父自幼習先秦古字,那些殘卷對世人來說是天書,而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