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上的大半數官員都不和。
熊廷弼給他臉色看,張鶴鳴更是如此,只要是王化貞的請奏,一律答應,只要是熊廷弼的要求,一律駁回。熊廷弼無可奈何。
鎮江之捷,全朝廷歡天喜地,只有熊廷弼點名批評:“戰略方針明明是三方兵力集合,再一起進攻,文龍發動太早,使敵人恨透了遼地之民,把周圍四衛的軍民屠戮殆盡,使東山軍民灰心;我們請朝鮮出兵,卻沒讓軍隊回去,這讓朝鮮君臣恐懼後金的兇狠,不敢再與大明合作;令河西軍隊喪氣,擾亂了三方並進的計劃,耽誤了聯絡朝鮮的打算,把它看作奇功,實際上是奇禍。”
可惜,當時的朝堂沒有人聽得進熊廷弼之言,皆以為那是嫉妒王化貞之功。
更何況,在這封奏章上,熊廷弼再一次點名批評張鶴鳴,“我有經略之名,無其實,遼左的戰事都是張樞密和王撫臣一起辦的。”大家更不敢過問此事。
天啟帝訊問後,得知遼左戰事的確如熊廷弼而言,自己派不上什麼用場,便將張鶴鳴狠狠罵了一頓,張鶴鳴從此更恨熊廷弼了。
八月裡,王化貞打算並著蒙古人的十四萬軍隊一舉進攻,熊廷弼反對。當時王化貞的奏章到朝廷時,朝裡許多大臣都心有懷疑,可當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國之大事不容妄議,又看到熊廷弼反對,心中那一點不安也打消了,沒人說再說該計劃的不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