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他心中對於李承乾的愧疚,從來就沒有減少半分。
曾經的稱心, 絕對是李承乾的軟肋和罩門。如果不是因為愛上他,李承乾不會與李世民反目;如果不是因為愛上他,李承乾不會承受眾人的口誅筆伐, 甚至在史書上,還帶著失敗者揮之不去的汙點;如果不是因為他,李承乾不會吃盡了苦頭,在黔州那個不毛之地病逝。
這一切,都埋藏在稱心的心底,不敢揭開,不能揭開。
就像房玄齡說的,成大事者,怎麼能將自己的軟肋輕易暴露給別人?
房玄齡只看見,自己那個一貫優秀懂事的兒子,臉色變得十分蒼白,眼睛深處透出了難過的神色。
“直兒,你可是病了?”房玄齡擔憂地問道。
稱心深吸了口氣,聲音聽起來有些沙啞:“父親放心,我沒事。”
稱心一面說著沒事,一面在心裡暗暗下了個決定:如果現今的李承乾真的記得從前事,那麼自己就要將稱心的身份死守到底。
這一輩子,李承乾合該娶妻生子,與他再無瓜葛。
房玄齡一直在留意稱心的狀態,見他眼眶越來越紅,心下也著慌,急忙溫聲道:“直兒,你這是怎麼了?”
稱心揉了揉眼睛,低落道:“讓父親擔心了,許是昨日夢魘有些嚇著了。”
房玄齡輕輕拍著他的肩:“直兒,別給自己太大壓力,世子也是個明事理的,想必能體諒你的難處。”
房玄齡都親自前來勸說自己,稱心知道伴讀一事是躲不過去了。
見稱心重新回到課堂之上,李承乾刻意忽略了心底那一點竊喜。一張小臉繃得緊緊的,平日裡稱心見他這樣,總會忍不住逗弄一番。但這一次,稱心規規矩矩地坐了下來,沒有半點多餘的動作。
這下子,反倒是李承乾不適應了。他總拿眼角偷偷瞄稱心,見他專心致志地上著課,心裡莫名地就有些煩躁。
李承乾就勢一拂袖子,袖口就觸到了硯臺,轉瞬間原本白淨的衣袖就染上了墨汁。
坐在後排的房遺愛眼睛極尖,一下子就瞧見了,忍不住笑出聲:“世子,你的衣袖。”
李承乾見長孫無忌和稱心的眼神都看了過來,連忙將衣袖翻轉過來。被墨汁染黑的袖子,就這樣暴露在眾人眼前。
稱心下意識地想替李承乾收拾,可手伸了一半,又生生地頓住了。
李承乾忙將袖子挽上去,可掌心卻不小心蹭到了墨汁,不過片刻,桌上、衣裳、臉上都是一片狼藉。
稱心忍了許久,終於忍不住了。他將李承乾攙起來,為他將袖子挽上,再逐一將桌上的用具收拾好,最後用乾淨的衣袖,將小世子臉上的墨汁擦淨,
待這一切都完成,他才重新在案前坐下。
李承乾伸手摸了摸方才被稱心的袖子擦過的地方,粗糲麻癢的觸感還留在臉上。
下一刻,李承乾的手卻頓住了。
為什麼自己被房遺直碰一下,心裡居然還有種隱秘的欣喜?就像有螞蟻在心上爬過似的,時不時被咬一口,甜酸混合中還帶點刺痛。
李承乾深深地吸了口氣,強迫自己把注意力集中在書卷上,不再去想心頭異樣的感覺。
好不容易捱到長孫無忌放人,房遺愛歡呼一聲,李承乾和稱心卻都沒有吭聲,沉默地收拾著自己的用具。
稱心收拾的速度比平日要快上許多,他拉過房遺愛的手就想離去,哪裡想到這個小拖油瓶竟會將功課落下,又折回去取。
恰在此時,稱心的手腕被人握住了。
回頭一看,李承乾正板著一張臉盯著他。
“你在躲我?”
稱心有些不自在地抽了抽手:“還請世子放手.....”
李承乾百思不得其解,他自認這些日子從來沒有得罪房遺直,何以這人一夕之間就變成了這樣?
“我承認,上回害你捱打是我的錯,可這事兒都過去多久了,你心裡若還有氣,發作出來便是,像這般擺著冷臉,徒惹得大家都不痛快。”
稱心越聽,心裡便越篤定:這樣的話,絕不是一個孩子能說出來的。但誠如李承乾所說,這場彆扭是稱心的獨角戲。在李承乾看來,眼前人就是莫名其妙地冷淡起來,從前那些溫柔可親,通通不見了。
兩人僵持了片刻,稱心回過頭,望著李承乾負氣中帶點委屈的眼神,終究還是心軟了。
他俯下身子,一雙眼睛平視著李承乾:“許是我有些累,怠慢了世子,還望恕罪。”
李承乾聽著這疏離的話語,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就像是眼前人刻意拉開了彼此的距離,分明極有分寸,卻莫名地讓人覺得不舒服。
話說到這個份上,李承乾心頭就算有許多的疑惑,也不好再去糾纏。望著一大一小離去的背影,李承乾輕輕地搖了搖頭,冷靜下來他才發現,房遺直在無形中已經影響了他的情緒。
秦王凱旋的訊息,很快在朝中傳遍了。李淵再次加封李世民為益州道行臺尚書令,一時間秦/王/府門庭若市,風頭無兩。
長孫氏的肚子日漸隆起,她已經鮮有精力去顧及李承乾的功課,多數時候見到李承乾,話題卻總圍繞著尚未出生的小兒子。
“承乾,你希望母妃肚子裡的,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長孫氏滿懷憧憬地問道。
“女孩兒。”小世子盯著母妃的肚子,不假思索道。
長孫氏奇道:“為何?”
李承乾睜著一雙好看的大眼睛,一本正經道:“男孩兒會跟我搶東西。”
長孫氏驀地一怔,隨即慈愛地摸了摸李承乾的頭:“承乾要記得,你是哥哥,更明事理些,要讓著弟弟。”
李承乾望著他溫柔的母妃,心下酸楚。在他與李泰斗爭最激烈的那些年,長孫氏已經去世了。他時常會想,如果長孫氏在天有靈,看到他與李泰這般不死不休,會有多難過。
然而此時的長孫氏,還沉浸在孕育新生命的喜悅中,滿心歡喜地衝李承乾道:“陛下已經下了敕令,若是個男孩兒,便賜名李泰,寓意國泰民安。”
的確,這個孩子的到來,為秦王帶來了出征的勝利。這是一等一的吉兆,所有人都說,這個孩子是個福星,就連出徵歸來的李世民,也是這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