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只太子一人,還有太康帝越王昌王平郡王,田貴妃怎麼就有十成把握,此舉只能試探到太子,而影響不到這三個人?太康帝可能被田貴妃死死哄處不會拂了貴妃面子,越昌二人呢?這個表現是不是說明他們也不好色?
福安郡主的出現,很明顯,福安郡主是看上太子了,可沒有田貴妃推波助瀾,她一個外姓郡主,不可能那麼大權利,她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楊暄可不能失了理智;再比如高公公……
信書過半,崔俁言道:你許會好奇為何田貴妃沒有趁機殺你。
這個問題也不難。
天下歷經百年戰亂,終於在宇文帝帶領下建立王朝,有望安平,可宇文帝兒子偏偏都死了,楊家得了這王朝。從臣子到帝王,哪怕手段再和平,還是謀了朝篡了位,楊家這龍椅坐的並不是太穩。若是楊暄爺爺楊蒙活的更久一點,各項政策推展開來,許會好些,但他去的太早,太康帝楊衍上位後再沿習楊蒙國策,到底手段差了些,天下雖仍有安平氣派,仍有危機四伏,一個不小心,擦槍走火,星火燎原,就又是一個亂世。
所以,楊暄的太子位才這麼重要。他身上流的不僅僅是楊家的血,還有一半宇文家的血。
早年宇文先帝打天下,四海諸將都服他,楊蒙也是其中一員,大家都熟,知道他本事,登基當皇帝也沒什麼,可楊衍……就算了,若非楊暄在,誰會認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