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舉而未得身份參與會試的學子若想參與會試,可繼續參與下一回鄉試。
大梁朝的這個改革是針對於前朝後期嚴重的官紳問題做出的針對性改革,革去秀才的待遇可以減少官紳的數量,而收回原屬州縣各學擇學子赴考的權力則是降低官紳們在學子中的地位。前朝後期,官紳與這些舞弊赴考學子相互勾結,最終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群體,皇帝都奈何不了。
這也是封建制度最大的毒瘤,沒有之一。
大梁朝秋闈三場的考試內容相比前朝簡化了很多,前朝對科舉要求過於嚴格,在答題內容和行文格式上作了過多的規定,以至於考生多思想僵化,為官為政多迂腐,少能力。
大梁朝立朝之初便規定,鄉試三場,第一場考四書義兩道,五經義兩道,五言韻詩一首或賦一首;第二場考論、判、詔、告、表各一道;第三場考策一道。除論、判、詔、告等部分有格式要求的考核內容外,其餘都可自行發揮,且考題內容也一改了前朝的那種刁鑽模式,改為務實化,以考量能力為主,而不是讀書水平。
所以總體來說,在大梁朝考中一個舉人不難。
不難歸不難,陸放舟依舊仔細琢磨研究了番,就考試題型而言:“義”應該就是名詞解釋+簡述題,“論、判、詔、告、表”是官府官員處理政務時的應用文,用作給上頭官員,給皇帝,給下面官員之類的,至於“策”應該就是策論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