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397

熱門小說推薦

大喜,弄得楊大喜在家根本無事可做。

楊大喜聽說孃家的鋪子缺人手,她閒來無事就跑來幫忙。

原本朱鴻程是不同意的,他捨不得媳婦兒操勞,不過媳婦兒堅持,他也就點頭應了。

朱鴻程怕媳婦兒在外頭渴著了餓著了,特意給了她好些銀子,讓她想吃啥就買啥。

那些銀子加上何氏悄悄塞給她的私房錢,她已經小有積蓄。她看丁金水連飯都吃不上,就想把錢給他,讓他渡過難關。

別看丁金水和他娘他哥哥姐姐一樣,喜歡四處亂竄,可楊大喜深知,他和那些丁家人不一樣,是個孝順孩子,肯定不忍看到家人受罪。這些錢他不會偷藏起來,定會拿出來供丁家人一起使費,必然會便宜了那些害過自己的人。

不過,即便楊大喜想到了這一點,她還是想要出手幫丁金水一把。

正文 第三百四十八章 新的起點

“大嫂,哦不,大喜姐……”

如今的丁金水迫切需要錢救急,可他身為丁家人,哪怕沒害過楊大喜,還是自然而然地歸為了加害者一方,實在沒臉收下被害者的錢。

楊大喜見狀,一把拉過丁金水的手,把銅錢硬塞到他手裡,說道:“讓你拿著就拿著,別不好意思!晚上你可千萬得等著我,不能失約呀!”

說罷,楊大喜生怕耽擱的時間太久,會被楊錢氏察覺,也不等丁金水應下,便轉過身去,步履匆匆地走了。

雖然丁金水看起來有些不著調兒,可他還是有著最基本的是非觀的,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做了天理難容。

其實,早些年丁金水就從家人口裡得知,楊大喜是糟了家人的算計,才會嫁進自家的。

明白事理的他原本就心懷愧疚,看到家人百般折磨楊大喜,他自然心頭難安,有愧於心。但年幼的他尚且無力制止家人的暴行,只得用他自己的方式來幫助楊大喜。

這樣做,實際上是為了贖罪,為了減輕心中的負罪感,他從未想過從楊大喜那裡得到報償。

今兒個楊大喜不計前嫌,出手相助,這使得他萬分驚喜,同時也讓他更加愧疚了。

望著楊大喜的背影,丁金水這個皮實的男孩子不禁落下了淚來,生怕被人看到了笑話自個兒,他忙伸手在臉上胡亂抹了兩把。

或許楊大喜永遠都不會知道,她遠去的身影,在丁金水近乎絕望的心田裡開出了一朵美麗的花。

那一幕成為了新的起點,自此以後,丁金水不再渾渾噩噩,開啟了他真正的人生。多年之後,曾經走雞鬥狗的鄉間少年奮鬥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那一邊,楊錢氏講起了她和楊老太爺將近三十年的夫妻感情,把他們夫妻同甘苦共患難的感人事蹟一件一件掰扯出來。

儘管裡面的水分很大,誇張的內容居多,可說到後來,終是打動了楊老太爺。

楊老太爺暗想,縱使楊錢氏有萬千不是,她還是自個兒的媳婦兒,他還不能夠看著她去死。

於是,楊老太爺給了楊錢氏一筆不小的錢,讓她拿回去好好養傷。

不過,楊老爺子在給楊錢氏錢的同時,還給了她一封休書。也就是說,這是他最後一次管她了,從今往後,他和她,楊家和丁家,橋是橋路是路,再無一絲關係。

哪怕收到了休書,成了世人眼裡的棄婦,楊錢氏也絲毫不以為意,直笑到見牙不見眼。得到了甜頭的她也不多做糾纏,心滿意足地帶著丁金水乖乖回家了。

楊家大房連丁家的事情都肯伸手,自然不會不管楊家二房。善良的一家人眼見楊家二房折騰了這麼久,都沒能搞出個名堂來,便同意讓他們入股自家的乾糧鋪子。

楊家二房先後幾次從趙四孃家蹭到了不少油水,哪怕其間被丁家坑掉了不少,現如今手裡應當還有三十來兩銀子。不說全都拿出來,但至少可以從中拿出二十兩來作股本。

不過,楊慶榮夫婦很會算計,錢只肯出十兩,卻要乾糧鋪子的三成乾股。

我呸!

何氏當場給啐了回去。

要不是入股的這個餿主意出自楊氏之口,何氏從一開始就不會答應。如今她咬著牙應了,二房的人居然還蹬鼻子上臉了。

十兩銀子三成乾股?他們還真敢想!

依照自家鋪子的紅火勁頭,就是出三十兩,都換不回三成的乾股。

他們敢這麼提,還不是仗著背後有楊氏撐腰,就在這兒獅子大開口。

這已經不是得寸進尺,而是得寸進丈了!

何氏實在是忍無可忍,哪怕會得罪楊氏,她也不顧不得了,直接衝上前去就要開罵。

“阿榮,當初是你和我說,很想和大房合夥做生意,讓我幫忙說項,我才厚著臉皮開了這個口。可你就出十兩銀子,這不是在開玩笑嗎?可見你不是誠心要合夥。既然如此,這事兒還是算了吧,你們就當我啥都沒說過。”不等何氏發作,楊氏就率先開口道。

說罷,楊氏也不等楊久泰答話,就面帶怒色地衝出了屋,搭上趙四孃家派給她的車,頭也不回地走了。

楊氏知道楊慶榮品性不好,卻沒想到他的品性差到了這個地步,直到今日親身經歷,她才深有體會。

方才楊慶榮的舉動,如同一桶冷水澆在了楊氏的頭上,讓原本一腔熱情的她頓時對楊慶榮冷了心。

楊氏氣沖沖地回了趙四孃家後,當即收拾起了包袱,打算連夜趕回姜家灘。

這兒實在太糟心了,楊氏是一刻都不想留了。

趙永忠見了,暗自在心裡鬆了一口氣。

講真,趙永忠早就盼著楊氏走了,盼得眼睛都直了。聽說楊氏要走,估計他做夢都能笑出聲來。

不過,他的好媳婦兒姜氏卻不希望她娘就這麼走了,硬是勸楊氏留了下來,讓他空歡喜一場。

楊氏肯留下來,一則是姜氏苦勸,二則是為了楊二喜。

楊二喜和趙三娘同齡,今年也是十五歲。

在這裡,她們這個年紀已經可以生兒育女了。一般來說,姑娘家到了十五歲,就算沒有成親,也早已定親了。像趙三娘這樣,既沒成親,更沒定親,家人卻還很淡定的,那是少之又少。

楊二喜的家人都是正常人,眼見楊二喜已經是個大姑娘了,卻還沒找到婆家,早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