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發達的前世,很多酒樓的招牌菜依然是不傳之秘,她自個兒找來的那些方子雖然能把人家的招牌菜仿個七七八八,可真正的精髓是無法領悟到的。那些方子能在這個時空頗受歡迎,不過是佔了個先,討了個巧,勝在於“創新”。可真正和人家老字號的秘方相比,還是差了個“精”。
不過這道紅燒肉的方子卻與眾不同,裡面蘊含著真功夫。誠然,看似紅燒肉的方子人人都懂,紅燒肉差不多人人會做,可真正能夠做得好的卻少之又少。她前生的外公是一個十足的老饕,愛吃各種美食,其中最愛的就是紅燒肉。為了能做出最好吃的紅燒肉,她外公想方設法收集了各種燒製紅燒肉的方子,透過不斷改進,最後糅合出了“金牌”紅燒肉。這種紅燒肉肥而不膩,香甜鬆軟,入口即化,層次感極強,使人百吃不厭。外公每週都要吃上兩三回,前前後後享了二十幾年口福。直到晚年由於血糖高,才不得不放棄了這種高糖的美食。不是她自誇,原本就是極佳的方子,再經過二十幾年的細微調整,這張秘方絕對不輸於任何一家以紅燒肉為招牌的老字號。最妙的是,她對這張秘方放心得很,根本不用擔心有心人仿製,她自信即便是深悟此道之人都極難看透其中的奧秘。
看到趙四娘低頭沉吟不語,汪掌櫃有些沉不住氣,忙道:“我知道這個要求很讓你為難,不過我願意出五百兩的高價。四娘,你再認真考慮一下吧!”汪掌櫃自從今兒上午在趙四孃家的鋪子裡吃過這道紅燒肉後,就立刻意識到,這道菜絕對能夠超越他家祖傳的“糖醋鯉魚”,成為他家鋪子的金字招牌。有了這塊金字招牌,兒子在縣城最繁華街市開設的新店就能站得更穩,即使那兒酒樓林立也不用怕了。
說實話,這個價錢很讓趙四娘心動,可是有心去大城市發展的她打算把這道菜作為壓箱之寶,賣哪張方子都沒打算過要賣它。
“四娘啊,這張方子就和丸子的方子一樣,你把它賣給我家酒樓後,只是三年之內不能再對外出售紅燒肉。三年之後,你就可以照常做這道菜了。”汪掌櫃繼續苦勸道。
趙四娘心道,不要說三年了,就憑這道菜的王牌口味,三個月之內就可以幫你家鋪子打響名號。三年之後,就算我做的紅燒肉和你家的口味分毫不差,人家也只會認你家的招牌。
見趙四娘貌似要出言拒絕,趙永忠忍不住喚了一聲她的名字。沒辦法,這麼高的價錢,再老實的人也坐不住了呀!
被趙永忠這麼一打斷,趙四娘轉念想想,如今家裡處處要用錢,與其守著張死方子,倒不如換成活錢。至於將來鋪子的招牌菜,她再慢慢琢磨好了。外公能搗鼓出這麼一張秘方,難道我就弄不出別的秘方來嗎?
自信過頭的趙四娘最終還是點頭應了。
汪掌櫃見了,大喜過望,生怕趙四娘會反悔,忙立下了契約。緊接著把那張紅燒肉的方子連同契約珍而重之地收好了。
當場收到六百兩銀票的趙四娘很負責任,主動去樓下的後廚把今兒賣出的三道菜譜一一演示了一番,並把各項注意點細細地講解了一遍。當汪掌櫃表示全部明白了,趙四娘這才同他告辭。rs
正文 第七十九章 鎮上恆產
“四娘啊,你且稍等。我有位老友,最近打算回鄉,想把他家的鋪子頂出去,不知你有沒有興趣?”熱心的汪掌櫃問道。
趙四娘心念一動,忙問道:“是哪兒的鋪子?”
“就是南大街的恆源布行。這南大街前幾年才翻新過,因而恆源布行不單週正,裡裡外外也都新得很,最稱心的是他家地點絕佳。你常常去南大街採買,應該有印象的,就在街口。我是老了,就打算守著這家老鋪子過了,也不打算添置什麼新鋪子了。可我看四娘你是個有志向的,肯定不願意只守著碼頭的那間鋪子,他家鋪子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汪掌櫃力薦道。
“竟然真是他家?那確實是間難得的好鋪子。只是這價錢恐怕不便宜吧?”趙四娘有些擔憂地問道。她肯痛下決心賣方子,主要就是為了蓋間周正的新房。可那家鋪子應該很貴吧?買了鋪子她家新房還有著落嗎?
“這你就不用擔心了。他趕著回鄉,原本打算便宜些讓給我,看在我是他老朋友的份上,就只要價三百兩。”汪掌櫃笑道。
“既然如此,我直接去的話,三百兩他未必肯賣給我。還麻煩汪掌櫃您陪我走一趟,如何?”趙四娘迫不及待地介面道。
三百兩?那實在是太便宜了。不提鋪子本身如何,光看那地點,平常六百兩都未必拿得下來。若是別人這麼跟她說,她肯定不會相信,會懷疑這裡頭有貓膩。可這是汪掌櫃介紹的,她完全信得過。這麼低廉的價格,她恨不得立馬飛過去把鋪子給買下來。
汪掌櫃當然欣然應允,反正兩家鋪子離得也不遠,一行三人就直接走了過去。
趙四娘邊走邊嘆道,汪掌櫃真是厚道呀!都說同行是冤家,雖說我家和他家走的是不同路線,可他願意把距離這麼近的鋪子介紹給我做吃食生意,這份胸襟實在是了不起!
且說恆源布行的馮掌櫃來長樂鎮做了十幾年生意,也在這個遙遠的異鄉掙出了一份兒不大不小的家業。不過留在家鄉侍奉雙親的長子更勝於他,愣是在那塊並不富饒的土地上,拼出一份兒更大的家業。
近兩年,孝順的長子數次來信讓他們老夫妻倆關掉這兒的鋪子,回鄉安享晚年。只是這兒的家業雖小,卻是他奮鬥了十幾年的成果,他捨不得輕易放棄。
直到今天長子捎信給他說,長媳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孫子,讓他儘快回鄉給孫子辦滿月酒。這回不僅是總是念叨著葉落歸根的老妻,就連他也萌生歸意。左思右想之下,他終於下決心結束這兒的生意,儘快回鄉。
既然不打算再回來,就要把這兒的產業全數處理掉。恆源布行裡的大批布料很好解決,長子不單在老家所在的小鎮上,就連他們那兒的縣城裡,都開了好幾家布行。經過和長子的通訊交流,他知道這些布料在家鄉也很受歡迎,甚至有幾款供不應求,正好可以運回去給長子做貨源。當前要解決的就是手上的鋪面。其實也不難解決,儘管他是急賣,可他家鋪子位置極好,相信只要他放出風聲去,一兩天內就會有人上門來買。
不過想到要賣鋪子,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店面還在老東街的慶豐樓。要說他和慶豐樓的汪掌櫃已經認識十幾年了,當年他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