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成,真正到百姓手中就不剩多少了。
沐慈也不相信所有官員都能無私到不垂涎鉅額款項,看之前朝廷要求主官上堤後引發的辭官潮,沐慈就不會太天真。
“會有監察御史一併過去。”天授帝眉頭擰得死緊,他並不是什麼都不懂的皇帝,自然知道這種頂風貪腐的事即使有監察御史也是發生過多次的。但他總想著,這種時候,敢貪瀆不做事的官員還是少數……吧?
沐慈秒懂,說:“哪怕一州一縣出問題,對那裡的百姓來說也是滅頂之災。想要做好一件事,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寄望於的實施者的良心,而應該有更好的規則和制度。”
更好的規則和制度?
天授帝雖第一次聽到這種理論,卻並不意外,因為九郎一直是個講規矩的人,且他也想聽聽九郎的道理,饒有興趣問:“什麼規則制度,你有更好的方法?”
“讓商人來做賑濟,有沒有忌諱?”
大幸朝商業發達,各任皇帝都重理財,並不鄙視商人,沒有商人做善事搏名而被皇帝忌憚的情況——除非像衛氏那樣大到居然試圖控制皇帝。
且大幸朝商人子弟可以科考,就是明證。
“忌諱倒沒什麼,只是商人重利輕義,越到災時越是囤貨居奇,坐地漲價,怎麼可能叫他們還來做賑濟呢?”天授帝說,有時候朝廷都被逼著要高價購買他們的物資。
御輦到了合歡殿,天授帝被衛終扶著踩腳凳下來,然後他伸手要扶沐慈。沐慈並不伸手給他,道:“我還沒嬌弱到爬不下個馬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