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耘昭還沒想到要怎麼對李氏說這話,就聽見雲蓉開口道:“母親,這事兒,您還得找二嬸說說,要是真的出了什麼事兒,咱們後悔都來不及。”
姜耘昭不由讚許的看看雲蓉,她慣常看起來是個不著調的,但大舅母李氏親自調教出來的姑娘,自然不會很差,大是大非還是很清楚的,到底是正經的大家閨秀,比起玉蓉的小家子氣強多了。
“這事兒我知道了,你們姊妹兩個若是再與玉蓉出去可要留心。不成不成,要是玉蓉真的存了這種心思,只怕最近還會想著出去,我還是給老太太說,你們姊妹們最近都別出去才好。”李氏有些鬧心的說道。
難怪人常說: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玉蓉年紀還不大呢,這都快成仇人了,要是再留兩年還不知道要鬧出什麼,看起來她還是早些讓二弟妹給玉蓉那丫頭物色個好人家嫁出去方才好。
姜耘昭覺得,這倒是個辦法,若是不讓玉蓉有機會見到杜玉恆,這些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當初杜公子說,他在京城只留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已經小半個月了,再有大半個月,杜公子應該就起程回青州了。”姜耘昭蹙眉說道。
但是,便這一個月的時間也不好過呢,現在才十來天時間,還有差不多二十天,這些日子,難說他還會來找自己,要是再被玉蓉表姐看見了,會不會生出是非來?
她今天忽然覺得,玉蓉表姐可能是個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什麼身份架子之類的,她都不會放在心裡。
若只是玉蓉表姐這邊的問題也就罷了,就怕這事兒牽扯到杜玉恆會讓杜家不高興。
以前她倒是見過杜老爺,覺得杜老爺並不是一個難纏的人,但杜玉恆聽說是杜老爺的獨子,杜老爺自是當成眼珠子一樣對待。
杜家如果真的像舅舅說的那樣,杜家真的有那種勢力的話,兩家一旦為了這種事鬧起來,只怕杜家會跟劉家變成敵人。
姜耘昭帶著心事回到自己房中,晚上總是覺得睡不著,索性就拿出一本書看起來。
她覺得唯有書能讓人靜心凝神,忘記一切煩憂。
看著看著,姜耘昭忽然想起來今天她的打算。
她今天吃飯的時候想著要弄出些新鮮的東西來,那還等什麼?她的空間裡不是又拿出了幾種種子?那些種子似乎是很少見,說不一定就是什麼新鮮的物件。
姜耘昭很快就將幾種種子都翻騰出來,拿在手中翻來覆去的看了很久,卻始終都沒找出來,這到底是幾種什麼東西。
姜耘昭不知道,究竟什麼東西是上古時候就要,現在卻沒有的。甚至連所有的書上都沒有任何蛛絲馬跡。
但只要是種子,她就要將它們都種下去,即便不能種成功,多少要試過了才能甘心。
姜耘昭主意打定,絕對最近就去莊子上住一段時間,研究一下這幾樣種子,看看能不能成為自己莊子裡的新品種。
姜耘昭並不知道,這個晚上不光是她睡不著,李氏也睡不著,在自己房中翻來覆去的折騰了半個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黑著兩隻大眼圈去了老太太房中。
老太太看著大媳婦這樣子,便開口問她可是出了什麼事兒。
畢竟,李氏是個有度量城府的女子,絕對不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就焦躁,她能變成這樣,一定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李氏將玉蓉等人在外頭的表現對老太太一五一十的對老太太說了。
至於她自己越想越後怕的那些思慮,卻一句都沒提,這事兒,她不能發表任何意見,畢竟不是她的女兒,她只是大伯母,說的多了,反而錯的多。
劉老太太嘆息一聲說道:“以往總瞧著玉蓉是個不錯的,可現在才知道,這丫頭才真是個不省心的。”
她自問也算個會看人的,居然沒看出來,那丫頭是個那樣不懂事的,現在為了能嫁個好人家,連臉面都不要了,這種事兒,若是心裡有了想法,也該稟明大人才對。
270 不能饒了壞人
“娘,到底孩子年紀還小,有些事兒不懂,咱們做大人的,總不能看著她走上歧途,但玉蓉也不是個不懂事的,只要把話說開了,也就好了,您可千萬不能為這事兒著急上火的。”李氏忙就勸慰道。
老太太的身子也就是喝了玉泉水之後才好了些的,但大夫也說了,不能讓老太太著急上火,要不然對身體不好。
“我怎麼能不著急上火,你說說這都什麼事兒?那丫頭要是個聽人勸的,還至於到現在這樣?當初她堅決要去做妾的那勁頭,你就沒看出來?”老太太頗有些失望的說道。
兒媳婦人雖然不壞,但到底是少了些大家之氣,以至於現在連教匯出來的孩子都不夠大氣。
“娘,我想著,咱們還是儘早讓玉丫頭定一門親事,這樣才能斷了她那些要不得的念頭。”李氏說道。
“你說的是,這事兒你得多操心…………罷了,這事兒回頭可要給老二媳婦說說,到底她才是親孃,要定親什麼的,咱們說的都不算。”劉老太太無奈的說道:“二丫頭的事兒,你做的大伯母的,雖然要管,可也不能管太多,還是交給老二媳婦。倒是耘昭這邊,你的好好的物色一個好人家。”
“是,娘!”李氏順從的答應著。
姜耘昭這親事她從現在就開始物色,可耘昭是罪官之女,別人避之唯恐不及,這親事當真是不好找,便是現在京城裡許多人家都知道,姜耘昭是他們家在養著,當成親生女兒一樣養著,也還是有所顧慮。
“我也知道,這孩子的親事不容易定,你得多操心,姜家那邊顯然是靠不住了。也不知道那杜家公子到底什麼意思,若是他當真喜歡耘昭,那才是真的好。”劉老太太嘆息一聲說道。
“這種事兒還是要看緣分的,咱們現在想這麼多的沒用,耘昭這孩子是個有後福的,將來必定能找個如意的人。”李氏忙就開口寬慰婆婆說道。
兒媳婦這話說的中聽,老太太馬上笑著說道:“你說的對,耘昭這孩子前頭吃了這麼多的苦,後頭是該有福才對。對了,可有讓人盯著邱氏?”
既然知道了女兒當初的死與邱氏有莫大關係,劉老太太哪裡是那種有仇不報的人,她自從當日邱氏離開姜家之後,就打發人一直盯著邱氏了,雖然不至於說邱氏的一舉一動都在劉家的監督之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