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坐下。喻餘青坐在旁側稍遠的位置,文方寄賭氣也坐得老遠。王樵故意要引他岔開話題,便趁著燒烤肉食的間隙問道:“聽說那‘萬鬼蟾聖’是個百歲上的老人了,是真的嗎?”
湯光顯道:“有記載裡他的名頭出來時,正是百年前的‘堰天災’,淳安的縣誌裡應該也有。若那記載是真,他何止百歲,至少也有百把來歲了。”
習武之人,本就體態強健,經脈暢通,若是保本固元,澄心定意,待得修為至深之時,氣海周天渾然一體,百歲之壽倒也並非虛啖。只是說得容易,做到卻難。當你神功蓋世,又如何甘願定心淡泊?就算你想,旁人也不允你置身事外。譬如百年之前,兩朝迭代,一面是義軍紛起,一面是三公奪權,四處干戈戰亂,武林豪傑也無一倖免。那也是英雄輩出之時,譬如十二家先祖“江東十二俊”的名頭,也就是在那時候創下的。
湯光顯續道:“當時江東大災之年,更逢‘堰天災’之後,前朝對江湖俠義道恨之入骨更畏之如虎,因此下令‘黷武’,武林世家的餘脈不得已紛紛逃至此處,這蛤蟆王糾集眾人,鬼蟾山的教眾才算有了最初的規模。聽他名號也知他是用毒的一把好手,與‘嫁蠱神通’沈忘荃據說師出同門。哼哼,這兩個人蠅營狗苟,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只是當時沈忘荃是‘堰天災’裡的大救星,多少人是衝著他的名頭,才慕名投奔他的師兄蟾聖。‘沈聖人’那一時風頭無兩,蓋過了這心高氣傲的蟾聖,嫁蠱神通之名,哪有能出其右者?這蟾聖自知不如,乾脆便不在這上面用功,反正他當時匯聚天下武林餘脈,讓他們試演武功,從中去蕪存菁,融合改動,各相雜糅,‘南派’之起,便是由此而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ebook8.cc
(>人<;)